2025年5月24日—5月31日是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为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5月15日下午,梅园新村街道东南大学社区居民学校邀请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专家走进社区,为居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关注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走进长江江豚的家园”知识科普活动。
活动现场,专家通过生动的图片、精彩的视频以及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居民们揭开了南京生物多样性的神秘面纱,重点介绍了长江江豚这一珍稀物种 。长江江豚是长江流域的旗舰物种,对维护长江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由于过去人类活动的影响,如航运、渔业过度捕捞、水污染等,长江江豚的生存面临着严峻挑战,种群数量一度急剧下降。
专家详细阐述了南京在长江江豚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禁渔政策、加强水质监测与治理等。同时,还介绍了目前保护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如长江江豚的活动范围有所扩大,种群数量呈现出稳定的趋势。在互动环节,居民们积极提问,就长江江豚的生活习性、保护措施以及如何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与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专家耐心解答,鼓励居民从身边小事做起,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做好垃圾分类等,共同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力量。
此次科普活动不仅让居民们对南京的生物多样性和保护长江江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居民们纷纷表示,将积极支持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未来,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东南大学社区居民学校将继续开展此类科普活动,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东南大学社区居民学校
图/文:吕士春
审核人:王炜
发布: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