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8162
post:538162

江北新区沿江街道龙山社区:奏响基层治理“春日协奏曲”


当清晨的薄雾在龙王山麓渐渐消散,沿江街道龙山社区正以别样的方式唤醒春天。2025年2月开始全面启动“全龄友好、全民参与”的治理密码,从墨香氤氲的书画教室到穿梭街巷的红色大篷车,从生机勃勃的“一米菜园”到人头攒动的便民服务台,编织出基层治理的温暖图景。

家门口的“文化学校”“红海棠社团”开班了!

“大家跟着节奏,注意姿态和手上的动作。”舞蹈教室里,“红海棠社团”的指导老师跟着音乐鼓点轻轻击掌,明亮的镜面映照着三十余位学员舒展的身姿。多功能室里墨香氤氲,书法老师正带着大家认真临摹,“红海棠社团”春季班如约而至,开设的舞蹈、模特、书法、国画等多门课程吸引百余位居民参与。从银发优雅的旗袍走秀班,到年轻人的搏击操,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课程表排至6月末,真正实现“全龄段”文化浸润。


“龙山红学教大篷车”带着政策“送货上门”了!

披红挂彩的“龙山红学教大篷车”带着书籍、音响正穿梭在小区和广场,大篷车上搭载的不仅有党的理论知识,还有最新的政策文件。“张老板,您上次咨询的贷款申请流程我也帮你弄明白了……”网格员小潘跳下车,走进了店铺,细细向店主讲解他了解到的最新就业创业政策,同时还带来了《给商户的一封信》,将南京市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举措也一并分享给店家。这支流动服务队完成了“政策上门”的承诺,精准对接商户需求,同步开展满意度调研,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播种春天的“一米菜园”开园了!

在龙王山郊野公园的农学实践园里,林靖淇和妈妈作为志愿家庭正忙着整理越冬菜畦,“一米菜园”也迎来了冬日后的开园日。参观菜园的亲子家庭络绎不绝,“小龙人”志愿者们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既要负责秩序维护,又要向小朋友分享植物知识,还要喂养圈养的萌宠,好不热闹!二年级的睿睿边浇水边说:“我今年还要一起种菜,等到收获时,把菜送给一楼独居的张奶奶。”今年,社区还计划开展“城市小农夫”课堂、昆虫旅馆制作等生态活动,让这片“一米菜园”继续发挥自然教育课堂的作用。


架起党群连心的“民生桥”也开通了!

周三上午,辖区内各小区的“民生桥”准时开张,服务台前人头攒动。义诊医生为老人测量血压,法律顾问解答房产纠纷问题,磨刀等便民服务摊位前更是大排长龙。网格员们和物业经理们带着“民情日记本”详细记录着居民提出的问题。第一网格工作组的组长吴刚介绍:“去年我们就是通过这个方式真正了解到居民所想,也是集大家的智慧,努力解决了小到绿化养护,大到停车难的问题。”

从书画教室的墨香到商铺街区的政策宣讲,从广场上的便民服务到菜园里的欢声笑语,沿江街道龙山社区正以多元化的服务场景,勾勒出基层治理的温暖图景。在这里,基层治理不再是单向度的服务供给,而是通过文化浸润、生态共建、政策赋能、民生连心的“四重奏”,让每位居民都成为社区“交响乐”的演奏者。正如社区宣传栏上所写“民之所盼,行之所向”,这个正在生长的温暖共同体,正以春天般的生命力,书写着新时代的社区治理答卷。

江北新区沿江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图文:杨珍妮

审核:姚金柱

发布:李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