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完成课题,用课题引领带动社区教育活动,12月7日下午,秦虹街道社教办邀请专家、艺术家、课题组成员近20人欢聚在秦虹街道学习点旭光里社区,共同探索课题如何促进学习点的建设发展,如何让居民的精神世界更充实。来自江苏艺术界多位专家参与了此次会议,共同为课题《中华传统文化进社区的实践研究》的结题把脉点评,指导传授如何用《胭脂》剧目进行创新研讨,为课题的继续深入和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研讨会伊始,秦虹街道社教办副主任、秦淮开放大学高级艺术教师、秦淮越音艺术团团长戚晶萍老师对越音艺术团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向各位专家汇报了课题开展情况:通过“开放学堂”开办的公益越剧唱腔与表演班,聘请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华洁老师倾情授课,教社区“小白”唱越剧、演越剧,已在社区培养了一大批的戏迷;另外,不定期在大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大讲堂,让广大的青少年从了解到接受,再到喜欢,继而爱上戏曲,汲取传统文化中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平的崇高价值追求。
为了增强了社区居民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亲切感及归属感,使得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文化展演活动先后在大光路街道、光华路街道、秦虹街道等地方频频亮相,近距离和社区居民深入融合,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用艺术的形式教育人、熏陶人、陶冶人,润物细无声;传统文化进校园,包括小学、中学、大学,现已预约明年进入3所幼儿园;传统文化进景区,为鼓楼区、溧水区的景区公园游客献演,得到南京市文旅局的高度赞扬,新闻涵盖《人民日报——文创江苏频道》《紫金山新闻》《南京晨报》、南京电视台、“学习强国”等媒体;传统文化进养老院,慰问孤寡老人,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奉献关爱,温暖长者的心灵。
接着,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原南京市越剧团副团长、大型剧目《胭脂》总策划朱蔺老师说明了公演《胭脂》的意义及筹备分工情况。
《胭脂》经典传统戏是《聊斋志异》中公案题材系列的代表作,其主要特点是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一波三折,突出强调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主题。正所谓:“一念之忽差毫厘,毫厘之差谬千里”。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导演华洁老师先对《胭脂》剧情进行了简述:这是一部官生戏,正能量满满、清正廉明、秉公执法、不草菅人命的青天大人吴南岱审案纠错的曲折故事;接着为大家介绍了出演此剧的相关演员:有特别邀请的唱念做打样样精通,舞台经验丰富国家一级演员沈秋萍老师;有特地从北京、江阴、南京等地挑选的名票徐滟、李宁、李峥嵘、刘红、赵霄庆等;还有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的社教老师戚晶萍等。
国家一级演员沈秋萍老师作为《胭脂》的主演之一激动地谈了感受,让群文走向专业化,呼吁领导们大力支持,能让这部剧在省市多演出几场。
秦淮区社区教育办公室主任、秦淮开放大学何铁雨校长说越音艺术团让社区居民感受到幸福,在审美、价值观等方方面面都有提升。希望将来能够与“中华门云锦”“夫子庙民俗”“朝天宫文化读本”等传统文化项目一起打造品牌,走向省市乃至全国。
秦淮区一级调研员、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副主任于静赞扬越音艺术团有政治敏锐性,紧跟时代节拍,和国家倡导的复兴传统文化高度契合,在传统文化进社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原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蒋晓芬表示,人是需要终身学习的,要有终身学习的团队、平台、伙伴,要想方设法解决困难,争取完美结题。
最后,南京市戏剧家协会荣誉主席、江苏省声乐学会宣传部唐政部长总结了三句话:距周总理称赞《胭脂》可以和昆曲《十五贯》媲美,今年正好60年,现在越音艺术团排演这部正能量的剧目,是“一个甲子的荣耀”“一个甲子的传承”“一个甲子的期待”,肯定了秦虹街道的课题深入持续地进行中,扎扎实实稳妥推进,为社教增添亮色。
传承越剧经典,打造精品力作。努力让课题为学习点服务,促进社区学习点建设,探讨用大型正能量剧目《胭脂》结题,将课题完美收官。旧岁将末,冬酿时光,让我们在季节的轮换中,期盼2024年“心”的故事!
秦虹街道社教办 文:戚晶萍 图:储呈梅 审核:何铁雨 发布:赵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