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657
post:539657

智慧农业扎根乡土 职教学子服务三农——六合中专智慧农业专业学院惠农科技志愿服务队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纪实


  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智慧农业专业学院惠农科技志愿服务队的师生,在农机专家李华银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六合区河王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水稻全自动育秧流水线作业实践服务。这场将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实践活动,不仅为当地农业企业解决了春耕生产的关键技术难题,更展现了新时代职教学子扎根乡土、服务“三农”的使命担当。

(一)科技赋能:全自动育秧流水线展现现代农业魅力

上午9时,志愿服务队抵达合作社育秧基地。在李华银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首先对秧盘输送带、播种装置、覆土设备等关键机械进行了全面“体检”。他们手持检测仪器,逐项核对设备参数,清理播种盘杂质,调试传感器灵敏度,确保流水线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李华银边示范边讲解,将课堂上学到的《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知识转化为实战经验。 

随后,合作社技术负责人贡述林带领师生参观全自动育秧流水线作业全过程。从基质土搅拌、种子精准播种到暗室催芽,全程实现自动化控制。当看到智能控制系统根据温湿度自动调节喷淋量时,智慧农业专业学生们表示:“这和我们学的物联网技术完全对接,原来课本上的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模块,在真实生产中是这样应用的。”

(二)知行合一:职教学子在田间地头锤炼本领

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的深度融合,是本次活动的核心价值。在设备调试环节,学生分成三组:机械检修组重点排查传送带跑偏、播种器堵塞等故障;电气控制组利用示波器检测电路信号;生产操作组则负责装填基质土、设置播种密度。当流水线因传感器误报突然停机时,学生迅速调取历史数据,发现是光照强度变化干扰了红外检测模块,他立即提出加装遮光罩的改进方案,得到合作社技术员的高度认可。

随后学生们在流水线旁轮岗作业。他们时而蹲身检查播种均匀度,时而踮脚观察覆土厚度,汗水浸湿的衣襟见证着专业技能的成长。"以前觉得农业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现在才知道现代农业需要这么多高科技,学生们在操作获得的成就感是书本给不了的。

(三)产教融合: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作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智农学院始终践行“把论文写在广袤田野上”的育人理念。河王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贡述林对本次服务给予高度评价:“孩子们不仅帮我们优化了育秧流程,还带来了物联网监测、大数据分析等新思路。这种校社合作模式,真正实现了'1+1>2'的效应。”李华银老师表示:“这次活动既是教学现场,也是思政课堂。学生们在服务中理解了'藏粮于技'的深刻内涵,在劳动中感悟了'强农兴农'的责任担当。”学校计划以此为契机,构建农时课堂实践体系,将水稻种植周期与教学进度精准对接。

返校途中,学生们仍在热烈讨论着智能灌溉系统的改进方案。这些年轻的职教学子,正以专业知识为笔、以田间地头为纸,书写着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正如带队教师李华银在活动总结中所说:“当职业教育扎根乡土,当技能人才心系三农,广袤田野必将成为培育大国工匠的沃土。”

作者:李响 审稿人:曹欣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