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25日,由长三角职业教育周乐山名校长工作室、长三角职业教育刘炜杰名师工作室、南京都市圈职业教育名师名校长联盟主办的“破局·融圈·向新”第六届长三角地区职业教育“新航线”分享会暨2025年南京都市圈职业教育名师名校长联盟工作推进会在盱眙举行。会议由南京都市圈名师名校长联盟理事长周乐山主持。
来自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南京都市圈十个城市的教育主管部门、近100所职业学校管理者以及职业教育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智化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向新发展。
破局的勇毅·数智赋能职教发展
会议开始,江苏省盱眙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张霞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词并介绍了学校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高度重视教育数智化,数智化转型给教育均衡发展带来极大机遇与挑战。本次长三角地区职业教育“新航线”分享会 ,邀请了来自东北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郭军、超星职教研究院院长张蓉、淮阴商业学校副校长刘芙、西安邮电大学数智化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高华分别分享了人工智能助力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经验,他们结合具体案例,深度剖析数智化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建设方向,为职业学校适应新时代的“破局”发展提供了思路。
以项目推进改革,来自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日初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海滨、中机六院华东分院院长贺雷、南京报业传媒集团江豚新闻主编、编辑部主任周洁分别带来长三角职教“心理关爱公共服务”项目、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基地项目、融媒体中心建设项目的经验分享,为推进长三角和南京都市圈区域的数智化转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注入新动能。
融圈的智慧·聚合区域职教资源
南京都市圈名师名校长联盟理事长、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周乐山代表联盟作工作汇报。2023年3月南京都市圈职教名师名校长联盟正式成立,联盟以“建设跨区域都市圈职教联盟典范”为目标,融圈建链,织密“资源共享链”、形成“校际协同链”、夯实“师资培养链”,携手同行、盎然向新,将职业教育AI心理关爱、低空经济、融媒体等优质人才培养项目融入都市圈区域,以服务再服务为基,共赴职教新蓝海。
向新的奔赴·心理关爱服务区域职教
为了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职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数智化发展,“长三角心理关爱公共服务中心”成立仪式在4月25日举行,由南京都市圈职教名师名校长联盟秘书长苏娅主持,盱眙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俞姝致欢迎词。
心理关爱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AI+心理”心理关爱公共服务中心是市发改委立项项目,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日初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签约,共同成立“长三角职业教育心理关爱公共服务中心”。
长三角职教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建红和南京市教育局职社处处长、一级调研员黄子亮共同为长三角职业教育心理关爱公共服务中心和南京都市圈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中心揭牌。
融合资源,开放共享,在成立长三角职业教育心理关爱公共服务中心的基础上,要将职业教育心理关爱平台辐射至长三角地区。仪式上长三角职教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建红、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日初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海滨为16所学校进行“长三角职业教育心理关爱服务基地”授牌。
江苏省发改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处一级调研员罗伟光及南京都市圈十个城市的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一起见证“长三角职业教育心理关爱平台”上线。
罗伟光处长表示“长三角职业教育心理关爱公共服务中心”的签约落地,标志着长三角职业教育心理关爱工作迈入了资源整合、协同创新的新阶段,希望中心未来完善服务机制,打造示范标杆;深化产教融合,赋能人才发展;扩大辐射效应,服务国家战略,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探索经验。
活动最后,与会嘉宾参观了江苏省盱眙中等专业学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不忘本来,面相未来。从“破局”的勇毅,到“融圈”的智慧,每一步都是对职业教育初心的坚守;从“新航线”的启程,到“向新而兴”的奔赴,每一程都是对协同发展的坚定实践。南京都市圈职教名师名校长联盟将持续融合圈内圈外资源,助力职业教育向新发展。
撰稿:蔡迎迎 审核:王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