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334
post:539334

深耕课堂绽芳华,精准教研促发展 ——浦口中专校综高部举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近日,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综高部数学教研组举行了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为春日校园注入蓬勃生机。继上周语文组的精彩课堂展示后,乔敏、刘定宁两位数学教师分别以《圆锥》《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为研讨载体,呈现了两节兼具专业深度与职教特色的示范课,展现学科融合育人的创新实践,为浦专综高部“全学科教学提质行动”再添亮色。

圆锥探秘融专业 不等式里炼思维

乔敏老师在24机电1班开启《圆锥》新授课。教室内,几何画板动态演示着圆锥的生成过程,学生则在小组内用硬纸板制作圆锥模型。“母线长度误差超过2cm的小组请重新测量!”乔老师穿梭于课桌间,手持量角器仔细核查学生作品。当第三组学生发现底面周长与理论值存在偏差时,乔老师顺势引出侧面积公式推导,并通过实物投影与工业零件图纸的对比,将几何原理与机械制图知识巧妙融合。

刘定宁老师在23化工班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课堂上,则展现了“数化融合”的特色。“某化工反应需在380-400℃间恒温6小时,超出阈值将引发副反应。”刘老师以专业案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当∆<0时,函数图像如何确保全定义域在安全区间?”学生们迅速进入状态,有人抓取临界点参数,有人绘制图像寻找开口规律。课堂练习环节,刘老师密切关注每位同学的答题情况,并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了即时讲评。

 

课堂研讨碰火花 聚力共绘育人图

课后研讨环节,数学教研组组长许永辉老师强调了学科协同的价值:“朱世红老师《群英会蒋干中计》的谋略解码,与刘定宁老师的精密推演,本质上都是在训练学生的结构化思维;周国强老师的致辞情境创设,与乔敏老师的机械案例导入,共同诠释了‘做中学’的教学智慧。”此外,车道胜副主任也特别指出:“语文课堂培养的表达力,正是数学建模所需的方案阐述能力,学科间应加强联动。”这一观点引发了老师们的热烈讨论。

 

据悉,浦口中专校综高部将持续推进全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周宏平主任表示,“从语文的诗意浸润到数学的逻辑锻造,我们正通过常态化教研推动教学质量螺旋式上升,构建“文史塑魂,理实强技”的学习体系,让每节课都成为师生成长的素养之旅。”

春日里的浦专校园,教研创新氛围愈发浓厚。当每一节朴实的课堂真正成为启迪智慧、锤炼技能的沃土时,职业教育的种子已在土壤里深深扎根,最终,教育的满园芳华必将绽放得更加绚烂。

(图文:朱梦颖;审核:周宏平、季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