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职校网讯)在3月20日至23日举行的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生物和化工赛道二化学实验技术赛项角逐中,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与稳定的临场发挥,我校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参赛师生荣获学生组二等奖(参赛学生:胡恩惠、曹如仪、焦紫鑫,指导教师罗舒君、郑莎莎),教师组三等奖(参赛教师:成家新),学生组在全省22个参赛队中排名第四,教师在全省19位参赛教师中排名第8。
赛前精心备赛,锤炼技能
为迎接此次大赛,我校自2024年起启动备赛计划,以环境监测技术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展人才的选拔和梯队建设。参赛师生通过训练,重点突破精密仪器操作(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金属离子含量测定(水样中镍含量的测定)等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2025年省赛方案公布后,在学校和系部的指导下,即刻组建了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的指导团队,制定“理论+实操+创新”三位一体的训练方案,重点突破操作环节的细节要点和数据的精准度,确保每个操作步骤的规范性与数据的精准度。
赛场沉着应战,彰显工匠精神
比赛分为理论考核、实验操作、展示讲解三大环节,要求选手在150分钟内完成水样中镍、铁离子含量的测定,并围绕实验设计思路、技术创新点等内容进行现场讲解。我校选手在实验操作中沉着冷静,很好地应对了称量环节的突发情况,精准完成溶液配制、滴定分析、仪器分析及数据记录;展示环节则通过清晰的逻辑表达与团队协作,突出实验的环保理念与实用价值,获得裁判组的高度评价。
以赛赋能,推动专业建设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参赛师生努力的肯定,更是我校环境专业深化教学改革的成果缩影。近年来,我校紧密对接环境保护、检验检测等区域产业需求,将行业标准融入课程设计,构建“岗课赛证”融通培养体系,并与多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展望未来,再攀高峰
此次大赛为我校师生提供了与全省职业院校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也暴露出在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和跨学科创新思维上的提升空间。未来,我们将以省赛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作为教学案例,并探索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助力学生成长为适应数智化时代需求的“新质人才”。 (文/图:环艺系 罗舒君;审核:李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