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8757
post:538757

聚焦老年教育微课创新 助力乡村振兴文化传承 ——南京市“十四五”社会教育课题结题鉴定会在溧水中专校举行


2025年3月25日上午,南京市“十四五”社会教育课题——《涉农区县老年教育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策略研究》结题鉴定会在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圆满落幕。会议由课题主持人杨永和主持,来自溧水区教育局、职业学校及社区教育机构的专家团队与课题组成员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服务乡村振兴、赋能老年教育的重要成果落地。

会上,课题组全面汇报了历时四年的研究成果。面对人口老龄化与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双重挑战,团队深入溧水区涉农社区开展需求调研,聚焦老年群体对健康养生、数字技术、文化传承等领域的迫切需求,开发出涵盖3大主题、5门课程的微课资源库。其中,“手工制茶”“乡村智慧生活指南”等特色课程,将本土民俗文化与现代生活技能深度融合,既传承了地方文化基因,又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课题研究期间形成的成果《涉农区县老年大学微课程资源开发及其教学实施》已在期刊发表,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由杨仁平、曹世忠、杨亭、陈锡娟等专家组成的鉴定组通过听取汇报、审阅资料、现场质询,对课题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专家组指出,该研究紧贴国家乡村振兴与积极老龄化战略,创新构建了“需求导向-资源开发-教学应用”的闭环模式,有效促进了溧水老年大学课程体系优化与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开发的微课资源成为区域老年教育的“云端加油站”。经综合评议,专家组一致同意课题结题。

针对未来发展,专家组提出前瞻性建议:一方面鼓励课题团队通过“微课工作坊”“城乡结对帮扶”等形式推广经验,培育更多“银龄教育名师”;另一方面建议深化校政企合作,共建资源开发联盟,引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打造更具沉浸感的智慧学习场景。

此次结题会标志着南京市涉农地区老年教育迈入数字化赋能新阶段。随着微课资源的深度应用与持续优化,更多银发群体将享受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学习生态,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注入蓬勃生机。

(溧水中专校:杨永和  一审:杨仁平  二审:朱信发  三审:魏贤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