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一·课堂问诊·聚焦技能传承
调研首站深入教学一线,专家组(程丽群副院长、边伟老师)走进23级汽车中高衔接班课堂,开展沉浸式听课。
陈小林老师以《D16手动变速器的拆装》为课题,通过"课前复习—分组实操—要点分析"三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规范操作中掌握核心技能。教学过程中融入企业6S管理标准,彰显"岗课融通"特色。韩玲老师执教《正时皮带轮的更换》,创新采用"维修手册查阅+观看视频找出流程细节+教师示范+实物拆装"多轨教学模式。课堂中设置"疑难点",通过小组代表参与拆装,学生分析拆装过程的要点,直观强化学生对正时皮带拆装的正确理解。两节理实一体课堂均展现出"教师示范精准、学生参与积极、设备运用高效"的特点,印证了中高职衔接培养的专业教学优势。
阶段二·多维对话·倾听成长心声
学生座谈会
来自22级、23级中高衔接班的15名学生代表畅所欲言,围绕课程难度梯度、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专业技能学习途径、升学备考支持等议题展开讨论。22级学生特别提及:"专业基础课与高职课程的衔接度显著提升,但在数学课程学习上期待更多针对性指导。"23级学生提出:“不怕课程难,就怕不够卷”的学习态度。
教师座谈会
语文、数学、英语及专业教师代表6人展开深度交流:提出建立"技能分段培养、理论贯穿全阶段",强化贯通中高职技能水平,保证新一届学生转段质量,与会专家高度评价教师团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意识。
阶段三·共谋发展·锚定协同育人
两校系部负责人围绕三大战略议题达成共识:
1.课程体系衔接优化
计划2025年启动人才培养方案联合修订,重点突破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对接、实践教学资源共享等关键环节。
2.学生成长全周期培养
构建"职业素养筑基—专业技能强基—升学就业导航"三维培养体系,重点关注学生的就业和升学途径。
3.师资协同发展机制
建立常态化教研共同体,搭建中高职教师交流平台、班主任交流平台双路径提升学生的全面性。
本次质量调研既是对合作项目阶段成果的全面检阅,更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新起点。两校将持续推进"中职基础能力培养+高职复合能力提升"的贯通式育人模式,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输送更多"精工艺、善创新、有后劲"的新时代工匠。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职教改革的"双向奔赴"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撰稿:胡雪飞 审核:王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