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7364
post:537364

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智慧农业专业学院开展公开课


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探索智慧农业教育新模式,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智慧农业专业学院的侯忠乐老师和田雨老师,于12月10日分别开展了区级公开课。侯忠乐老师的课题是《农药的使用》,田雨老师则以《种子的萌发》为主题,两位老师各自展示了富有特色的教学创新。

田间课堂:惠农志愿服务融入教学

侯忠乐老师的《农药的使用》课堂,不仅传授了农药的科学使用方法,还融入了学院惠农服务志愿队的真实案例。侯老师在课堂上通过照片和视频资料,展示了志愿队如何深入田间地头,为当地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支持的场景。他们帮助农民解决作物病虫害防治难题的过程,生动诠释了“智慧农业服务三农”的理念。

课堂上,侯老师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农药使用规范的重要性和农业服务的社会意义,激发了他们学习农业技术的使命感。一位听课的农民代表评价说:“这样的课堂不只是讲理论,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我们非常感激。”

数字化创新:数字化虚拟实验提升学习体验

田雨老师的《种子的萌发》课堂则展示了数字技术与传统农业教学的结合。她采用数字化虚拟实验软件,模拟了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萌发过程。通过动态模拟,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种子从吸水到生根发芽的全过程,并能随时调整实验参数,验证不同环境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这项数字化教学手段,不仅大大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还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实验设备受限的问题。“学生们通过虚拟实验,获得了更精准的实验数据,这对他们理解作物生长原理很有帮助。”田雨老师在课后交流时表示。

两场公开课吸引学校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大家对侯忠乐和田雨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评议组认为,侯老师将惠农服务融入课堂,是对职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的生动探索,而田老师的数字化实验教学,则展示了智慧农业教育的技术优势和未来方向。通过此次公开课,不仅展示了教师团队的教学风采,也深化了“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这两堂课充分体现了智农学院在农业教育领域的创新与实践,为进一步推动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作者:胡月 审稿人:曹欣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