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南京市职业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在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仙鹤门校区举办。本次会议以“数字赋能,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展示数字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和创新,探究职业教育的数字建设趋势和发展。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田家英,南京市教育局职社处处长、一级调研员黄子亮,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主任章宏等领导及全市职业学校主要领导,南京市各职业学校校长、书记,分管教学、教师、教科研工作的副校长及相关中层干部与会。
上午,首先进行的是课堂教学展示环节,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庄婉仪老师带来了一堂展示课,题为《智“绘”江山——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形与意》,本节课突破传统的公共艺术课教学模式,将数字技术(AI)贯穿课堂教学,打造可视、可听、可感、可交互的数字化环境,展现数智时代的课堂教学新样态,实现数美融合,数艺合璧,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庄婉仪老师带领同学们一一领略中国传统美术的博大精深,更见证了数字技术如何赋予这些艺术作品新的生命。从古代的山水画到现代的数字艺术,让同学们看到了艺术与科技的完美融合、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庄婉仪告诉同学们:“在数字赋能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的创作者和传播者。让我们带着对传统艺术的敬畏,和对数字科技的好奇,继续探索艺术的无限可能。让我们用手中的画笔,绘出眼里的大好河山,绘写未来的美好生活,期待你们创作的《千里江山》。”
展示课结束后,现场专家运用询证系统,开展高质量课堂教学的智能诊断与循证研究,出具了这堂课的数据分析报告,对师生行为进行数字画像,通过数据驱动,让课堂诊断更有能见度、让教学优化更有精准度。
随后,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商学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章艳华结合本节课教学,从技术的视角展开点评,她在点评中高度赞扬了数字化教学和评价的优势,也指出了数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并围绕“数字技术(AI)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与未来趋势”的主题开展深度报告,她深入剖析了数字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广阔应用前景,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启示。
在经验交流环节,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四所职业学校分享了各自在数字化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和独到做法。
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党总支书记孙兵介绍了学校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孙兵表示,学校不断拓展数字赋能新边界,如注重加强与企业的链接,致力于校企共创虚实融合的教学实训新空间,打造了两个市级公共职业体验中心:虚拟现实职业体验中心、数字媒体公共职业体验中心,开启了搭建集理论教学、实训实验、体验创新于一体的教学实训新空间的实践。同时,学校科学确立“精准定制·进阶推进·模块呈现”的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定位,把教材数字化建设作为突破口,尝试推进纸质教材与数字教育资源的融合,阶段成果初显。学校聚焦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技术融合,积极探索“数字+艺术设计”“数字+技术应用”“数字+现代服务”的实施路径,依托已有及在建的虚实结合的教学实训空间,积极推进新技术等融入教学内容,率先在艺术设计专业、虚拟现实专业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开展核心技能训练“做中学”,促进“学场”和“职场”的深度融合等。
午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参观了玄武中专仙鹤门校区。今年9月,投入4亿多元的仙鹤门校区正式投入使用,为学校进一步提档升级保驾护航。目前这所文化引领、追求卓越、特色鲜明的公办职业学校,形成了以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综合高中和国际合作办学为辅的“一主两翼”办学格局,取得了卓越的办学成就:专业设置品位高,就业升学立交桥,国际办学视野宽,校企合作成效好,文化立校发展快,爱的教育谱新篇。
下午,工作部署环节,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田家英首先回顾了近年来南京市职业教育取得的显著成绩,特别是数字化教学方面的进展。他强调,在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田家英详细阐述了“数字赋能,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意义。他指出,数字技术不仅能够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田家英从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精准把脉南京职教发展面临的新问题、积极探索南京职教发展的新路径三方面,对下一阶段南京市职业教育的数字化教学工作进行具体部署。他强调,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创新实践。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南京市的职业教育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南京市教育局职社处处长、一级调研员黄子亮,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主任章宏分别布置了新学期职教工作、教科研工作。
本次会议举办,不仅为南京市各职业学校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学习平台,也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与会者纷表示,将把会议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推动本校的数字化教学迈上新的台阶,为南京市的职业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文:张晗婷
一审:张晗婷
二审:甄中凯
三审: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