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欢迎参加南京金陵高职校2023届毕业典礼。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情知三夏热,今日偏独甚”,古诗词中的夏日“热”情,在今天也有了别样的情意。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向704位金高职毕业生表示最真诚的祝贺,祝贺你们毕业,祝福你们即将奔赴的未来——前程美好!借此,感谢各位教职员工和家长,是你们的支持与陪伴,带来了温暖与鼓励,也带来了学生们成长和收获!
"从初秋到盛夏"
星辰大海启航于和金高职的无数"遇见"
2018、2020年初秋的相遇,2023年盛夏的告别,弹指一挥间,此刻,大家的脑海里,是否也和我一样浮现出和金高职的无数“遇见”?是食堂一楼念念不忘的杂粮饼,还是一楼好吃的鸭血粉丝,二楼很实在的黄焖鸡;是小树莓镜头里的“你”,还是校园里网红的橘猫奶茶;是那一场成人礼的远足,还是校运会上挥洒的激情,拼搏相拥的感动?……同学们,我相信在座每一位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这些将成为人生美好的记忆,同学们青涩的背影都曾被金陵的阳光,定格在蔷薇花藤藤缠满的操场围栏上。出发人生中的下一场旅行之际,我想你们一定还想再走一走宝马楼、大国工匠园、伫立在雕塑广场前,回首青涩来时路;再转一转曾经伏案的教室、挑灯夜战的实训基地,那里采集了大家三年、五载的欢笑、汗水,亦有失落与成长的烦恼。某一天再次翻开手机相册,那些存了好久的照片,是举目四季缤纷的校园,抬头侧面走廊洒满金色的阳光,那些名字早已刻在心底的老师和那些曾经一起笑、一起闹的伙伴。
从"自然人到社会人"
脚踏实地走出"金陵价值"
学生发展理论指出,人的成长,需要经过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到组织人,最后到专业人的转变。这也是我一直谈到的“教育是赋予学生社会性的综合过程”。无论是三年还是五年的“共同度过”,能见证你们的成长,我倍感荣幸。金陵高职校也一直践行着自己的育人定位:“让学生站在学校最中心”的理念定位;五年制高职学校的类型定位;人文开放性办学的目标定位;“与真实世界相连,为未来发展奠基”的价值定位;“更善行、更有知、更人文”的综合实践课程定位;这些就是在弥补我们以往教育的短板,通过学校育人生态与方式改革,锻炼和培养同学们成为更好的社会人和组织人。同学们,过去这三年、五年并不平常,我们一起分享了建党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喜悦。因为疫情,你们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教学,然而疫情带来的困难与挑战并不是全部,以 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崛起,颠覆的认知与变化本身承载了这个坚韧的时代,需要我们有超前的感知力和强大的行动力。
爱因斯坦说,教育是当你忘记所学知识之后,剩下来的那些东西。确实如此,知识很容易被遗忘,但人的观念和习惯比较稳定,金陵高职校的学习与实践以及丰富的体验,很多年以后还能用的,我想这就是素养;在这里的共同记忆,很多年之后还能想起的,是奋斗、激励与温暖。当你们完整体验了金陵高职校尊重、整洁、友善、发展的人文校园,了解背后的故事,你们在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中一定会去践行这样的价值观念。
从现实到未来,可盼可期
同学们,当你们把宿舍物品打包装进行李,当然也希望能将满满金高职记忆打包进行李,当你们把光华路125号移出收货地址,我想是时候说再见了。我不需要提醒你们,未来是如何具体琐碎、人生将是怎样的平庸世故,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荷尔德林说“人生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人,诗意地栖居》);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同学们的成长与选择都与时代紧密相连,但不论何时,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热爱和情怀从未改变,我希望你们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把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前途、将自
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我期望你们能在金高职“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索中得到借鉴和启发,知道自己是谁,要到哪里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能创造独特的价值;
最后用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话再一次祝贺同学们毕业,他说:“教育的功用就是顺应人类求知、想好、爱美的天性”,祝福你们“求知”,童心未泯,对未知世界永远保持好奇,做胸怀理想的开拓者;祝福你们“想好”,对自然和社会充满爱心,做不负时代的奋进者;祝福你们“爱美”,谦虚有礼、态度从容,做快乐成长的守护者。“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带着我们嘱托和期待,一路“狂飙”,一路繁花,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撰稿:周乐山 审核:王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