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783
post:526783

赓续锻打技艺 厚植工匠精神——南商学子走进国家非遗,感受金银细作之美


“一个看上去简单的银饰吊坠的生产经过千锤百炼,清理铁砧和锤面、锻打后敲平边缘,再将喜欢的文字錾刻上去;接着锉修、刻孔、焊接吊环,最后完成抛光。经过了这一系列复杂的工序,一个精美独特的银饰吊坠才算是生产出来。”南京商业学校青马工程第一期学员们从国家级非遗工坊走出来,兴奋地互相交流着。

2023年5月30日,南京商业学校青马工程第一期学员代表在学生处麦磊主任、校团委书记朱烨的带领下前往江苏省乡土人才李苏萍工作室,参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银细工的制作成果,亲手体验锻打錾刻技艺、感悟工匠精神、传承非遗之美。

在文化体验现场,各位非遗传承人精心讲解、用心示范,带领我校学生体会錾刻技艺的精妙绝伦、锻打珠宝的技法神奇、手工银壶的精美华丽。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几千年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同学们一边认真听老师介绍,一边细细欣赏,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魅力。

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同学们现场学习,自己动手,切身体会锻打錾刻技艺,制作独一无二的银饰吊坠。现场教学气氛十分活跃,非遗传承人给同学们示范了如何在银片表面用圆点锤锻打出锤目纹,这也是在整个非遗制作工程中重要的手工技艺之一。同学们展现出对手工锻打极大的兴趣,坐在制作台前左手握錾,右手执锤,或重或轻敲击,在阵阵锤打声中感受着工匠精神。

非遗传承人还向同学们提供了“纳福”、“平安”、“招财”、“喜乐”等不同主题的花錾,用小锤敲击各种不同文字的金属錾子,利用金、银、铜等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在银片表面留下錾痕,錾出各种精美而流畅的不同纹样,使单一的金属表面产生多层次的立体装饰效果。同学们各自选择了不同的文字,在银饰吊坠上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的祝愿。

同学们表示,自己在指导下体验了银饰的制作,感觉锻造的过程十分有意思,“一个充满意义的银饰银器往往需要足够的耐心和诚意才能完成,可能这就是浸润在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

   此次活动旨在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时代风尚,本次非遗文化体验活动,不仅拓宽了我校学子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更增强了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撰稿:朱烨  审核: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