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3金8银7铜的喜人成绩,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创历史新高。参赛的师生们在比赛中展现出兼具实力和乐观、洋溢青春与自信的新港中专风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听听奖牌背后的故事】
金牌只是开始,奋斗从未停止
——新港中专交通运输类汽车机电维修项目省赛金牌获得者 方瑞
怀揣梦想初相遇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从小就喜欢买玩具汽车,经常把它们全部拆解,然后逐一组装起来。2021年,我考入了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读的就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在这里,我很快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学一技之长,用有价值的劳动回报社会。
刚进校一个月不到,一次偶然机会,听说我们机电工程系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有一个汽车维修社团,如果被选上将来就有机会参加南京市技能大赛。在这之前我校还没有学生代表这个专业参加过南京市赛,更不要说省赛了。我们社团课的老师是翟磊老师,听我班主任说他以前获得过省赛教师组的金牌,既然想学一技之长,那就先试着听一段时间课再说。记得翟老师多次提到,我们现在通过努力留下的每一滴汗,都将为我们将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一枚种子在我心里生根发芽:有一天要像我们的老师一样,冲出南京市,到省里去争夺金牌,为校争光!
精心历练展头角
后来,在训练过程中我发现汽车维修技术跟我小时候玩的玩具车根本就是两个概念。当初一起进社团的同学走了一大半,其实训练是很枯燥的,不只需要对技能的热爱,还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和一份坚定的毅力。比如,竞赛的项目有四大项,分为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整车维护、汽车底盘维修、汽车发动机拆装。每个项目都是彼此独立的,熟练掌握所有项目的技能并非易事,只有靠自己反复训练,不断地加大难度,多想可能发生失误的场景和条件,老师讲课的内容要认真听,仔细记,拼命练。渐渐地,我找到了每个项目中关键技能的窍门,那就是要认真学习维修资料,把维修资料吃透,把标准数据记牢,把规定动作做准。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我在江苏省技能大赛汽车机电维修项目的南京市选拔赛上崭露头角,以南京市第三名的成绩顺利进入省赛,同年参加江苏省(中职组)技能大赛并获得二等奖。以全省第八名的成绩进入江苏省的国赛集训队,大赛集训非常苦,尽管每天废寝忘食地训练,还是会遇到各种难题。虽然身体很疲惫,但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遗憾的是我最终还是止步于那一年的国赛大门之外,但我获得了足够宝贵的经验,更坚定了积极备战第二年省赛的信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
时间飞快的来到了2023年,经过一年的苦练和成长,我比以前更加的沉稳和熟练。这一年里翟老师带着我把厚厚维修资料从头到位梳理了几遍,做到理论知识层面上无死角;同伴在我实操的时候帮我录像,找出我动作上的瑕疵和问题,做到技术动作紧咬比赛大纲;在每一次模拟实际比赛的时候,教练员以及跟训的同伴会扮演各种角色,给我营造大赛紧张和压迫的氛围。
我在赛前不断自我加压,全力完成各项训练任务。尽管如此,这次省赛要求的5个模块也给我带来不小压力:各家机械拆装内容都已经有成熟的技术,大赛指定用车已经使用两年没有秘密可言。不过,压力就是动力,年轻不惧挑战。赛场上,声音嘈杂、气氛紧张而热烈,报到的第一天下午我以理论考试满分的成绩迎来了开门红。接下来就是四个实操赛项。第一轮的汽车维护和保养项目时,我非常紧张,汗水不断地从额头滚落。逐渐适应现场以后,我将我平时的所学所练,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出来,顺利完成了第一轮比赛。到了第二轮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时,我努力进行心理暗示,想办法稳住自己的心神,但比赛设置的7个故障点我只排除了6个。我不满意,甚至有些焦虑,指导老师翟老师及时帮我疏解压力,教我调整战术。在接下来的两个赛项汽车底盘维修以及发动机拆装项目比赛中,我放平了心态,沉着冷静、发挥稳定,最终斩获了这个项目的一等奖。
比赛结束之后,我又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贺信中所指出的,希望广大参赛选手奋勇拼搏、争创佳绩,展现新时代技能人才的风采。总书记对我们充满了期待,我们一定要不负期待!在我看来,赛场上考验的不只是经验和技能,还有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只有自信、自强,才能练好一技之长,将来更好回馈社会,让心中梦、中国梦早日实现。(素材/方瑞 审核/施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