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为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提高学校干部队伍工作效能,加强班主任队伍与学校管理团队工作的交流,7月5日,南京盲校组织了暑期班主任培训活动,全体班主任和中层以上干部和校领导共同参加此次培训。
培训第一项内容是由南京市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建宁中学的张寅南主任带来的《班主任工作技巧和策略》分享交流。张主任结合自身班主任工作的丰富经验,和现场老师们分享了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的内生动力不足、家长期望不够、交叉感染突出的特点,并结合卓有成效的德育活动经验提出要从学校教育和家庭社会层面开展适合、明确、严格的教育活动,使得现场老师们深受启发。
接着,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齐学红带来了《知识与修养:班主任核心素养的价值追问》专题讲座。齐教授首先抛出“什么是班主任的初心?我为什么要做班主任?我跟学生有着怎样的关联?我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等一系列问题,引发老师们思考自己的班主任初心,提出要将教师、学生的个人融入历史长河中;接着,齐教授介绍了目前班主任角色困境和面临的制度缺失的问题,提出班主任老师需要经历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高原期和超越期,不断实现专业化发展;接着,齐教授带领大家认真学习了班主任专业化需要的学校内部支持、外部支持和专业支持系统;最后,齐教授提出班主任需要向着成长为学生全面成长的引路人、成长为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成长为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的专业化方向去发展。
下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智开展了以《特教教师职业倦怠与自我管理》为主题的专家讲座。曾教授首先分析了特教教师职业不被外界知晓和理解、职业角色带来的公众压力大、社会情绪等方面的“生存状态”,提出心灵和谐是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关键所在;接着,曾教授引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提出心理和谐的人应该具备积极坦诚面对自己的经历、试图生活在现实空间里、愿意相信自己的感觉和深刻敏感体会自己的感觉四个特点;最后,曾教授结合甄嬛传中的人物,幽默风趣的分析了不同职业任务的心理特点,提出我们特教教师需要在人际互动、生活变化、知觉环境和社会参与等方面在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维持平衡。
接着,刘婷、刘红、尹霄、张根和张俊五位获得“我的教育故事——线上班级管理的挑战与突破”案例评比一等奖的班主任老师开展了案例交流分享。刘婷老师结合实际工作案例讨论了家长在班级管理中的任务和作用,提出只有发动家长的力量,家校共育,才能更好促进学生的发展;刘红老师则巧用“群”管理,开展了集体主义管理班级的成功尝试;尹霄老师讲述了自己面临线上班级管理的困难,经历了从“旁观者”到“行动者”的角色转变;张根老师分享了面对混龄学前班不同学习能力的幼儿,将微视频运用于班级线上管理,让家园沟通更加多元化;张俊老师则努力在“三不两有”方面下功夫,指导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互助学习、自我管理等,做到育人全方位、教育无边界。最后,学校领导依次为获奖的班主任老师颁奖。
活动最后,郑斌校长总结发言。郑校长首先感谢各位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辛勤付出,表示此次培训活动旨在为各位班主任队伍赋能,促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发展,并提出新的期望:希望各位班主任能够明确自己的班主任初心,努力实现专业化发展,将学校的班主任工作迈入新的台阶。(文/孙丽娟 图/赵书晴 审核/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