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8616
post:485284

关爱助力成长 逆境不忘奋起——浦口中专校开展资助贫困生活动


聆听贫困苦难中奋起的声音:

苦难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只要有坚韧的意志,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综合高中部杨同学

志向要远些,目标要近些,与其躺在原地做梦,不如逐步靠近梦想。            ——经贸部梁同学

有能力时,多助人一臂之力;有困难时,必有人解燃眉之急。                ——综合高中部陈同学

用汗水浇灌梦想的花朵,用成绩回报家人和社会。                       ——综合高中部夏同学










 

关爱助力成长  逆境不忘奋起——浦口中专校开展资助贫困生活动

 

暖阳、温情,拳拳爱心。近日,浦口中专校在博爱楼会议室开展资助贫困学生活动,把学校的温暖送给贫困生,把师者的谆谆教诲注入贫困生心田。浦口中专校张寿奎副校长以及学生处邱锡凰副主任等参加了资助贫困生活动。

由于受到疫情影响,无法上门走访慰问贫困学生家庭,但却阻挡不了学校和老师对学生关心、关爱和关注之情。资助现场,邱锡凰副主任在学生签过字后,亲手给每一位受资助的学生送上1000元资助金,2019年度共有19名享受学校给予的帮扶与资助,资助金共达19000元。现场,来自信息部17级计算机高职的李同学表示,“领到助学金,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不辜负学校领导和老师对我的期望!”;来自综合高中部的李同学表示,“学校资助,激励着我要努力学习,回报学校和社会!”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邱锡凰副主任寄语在座贫困生,希望他们多做有正能量的事,积极参与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要认真学习,有好的表现,逐步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学校。有感恩之心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会受到欢迎;不会孝敬父母,就容易遭到别人歧视;在班级要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要保持心理健康,心里有委屈、困惑时,可以求助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在这同时,邱锡凰还简要介绍了学校帮扶、激励贫困生的具体措施和现有做法,同时提醒大家要保管好资助金,把资助金尽量用在学习和生活上。

受到学校资助的学生主要来自浦口中专校综合高中部、3+4教学部、机电部、信息部、经贸部五个教学部,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习认真,成绩较好,积极参加学校文体活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有的达到品学兼优,有的是班干部或者学生会、团委干部。他们在逆境中奋起,验证了一个真理:经济贫困,不代表精神贫困,不代表学习不努力。从他们的心灵感悟中,可以汲取无穷的精神力量:

如何看待苦难?“苦难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只要有坚韧的意志,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梅花香自苦寒来” “所有的挫折和苦难,都是催人成熟的良药”

如何看待感恩之心?“有能力时,多助人一臂之力;有困难时,必有人解燃眉之急。”                         

如何看待自我?“相信自己,你能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如何看待未来?“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学无止境,勇攀高峰”

如何看待梦想?“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志向要远些,目标要近些,与其躺在原地做梦,不如逐步靠近梦想。”“用汗水浇灌梦想的花朵,用成绩回报家人和社会。”

现场,笔者了解到来自综合高中部的杨同学,并没有因为遭遇家庭困难而消沉,却在一步一步坚毅地往高处攀登。杨同学父亲自幼患小儿麻痹症(肌体二级),母亲十八岁时被庸医治疗导致终身残疾(听力二级),现居住于政府保障房。杨同学表示,“我是双残家庭的孩子,当时的医学让我的父母终身残障,我在感受他们带来的一系列后遗症后,更多的感受他们的自强、自信、自立。他们虽卑微,却让我懂得越努力越幸运,给我一个支点同样撬动地球。我的父亲是在公益组织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而努力,而我的母亲是省作协会员,我从小受影响,在报纸杂志上发过小文。我相信,努力了就会有好的未来。”杨同学现就读于浦口中专校综合高中部18级机械班,班主任姚璐老师给出的评价是:“该生虽不善言辞,但学习刻苦认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表现良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在此,我们祝福杨同学未来的路越走越宽,在将来的对口高考考场上定有好的发挥。

据悉,浦口中专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办学情怀,关注学生身心成长,不让一位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从学校党政领导,到学生处、各教学部领导,以及班主任、科任教师,在潜心教学之余,不忘育人初心和使命,对于贫困生,不仅从学习上给予帮助,而且从生活以及心育发展上都给予及时引导和疏导。就读浦口中专校的贫困生,不仅可以享受国家免学费政策利好,还可以享受到社会春蕾助学、国家励志奖学等帮扶,学校设立困难学生资助制度,以及师生爱心款,汇聚成帮扶贫困生的强大力量。浦口中专校常态化开展走进贫困生家庭慰问活动,无论距离远近,都要把对贫困家庭的关爱之心、关注之情等浓浓暖意送上门,温暖贫困学子之心。

 

(浦口中专校学生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