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7194
post:477194

别样的培训 艺术的提升——现代职教文化培训联合南京市美术老师教研纪实


 



 


经过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美术教研员和现代职教文化培训班班主任前期多次研讨和周密安排。南京市职业学校第三期职教文化培训班第八次培训联合美术老师教研活动在地处夫子庙景区的南京市财经学校报告厅室举办。本次培训特别邀请了无锡惠山泥人研究所所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赵建高老师,主题是中国民间艺术之——惠山泥人。

地处中国大运河之畔的无锡惠山泥人,相传已有400年的历史,是中国泥塑中重要的一个流派,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娃娃“大阿福”是惠山泥人最知名的泥塑作品。惠山泥人的原料──黑泥,取自于惠山周围地表耕作层1米以下的棕黑色粘土,这种黑泥细度极细,可塑性极佳,非常适合捏塑之用。质地细腻洁净,搓而不纹,弯而不断,干而不裂,自然干燥后不用烧焙就有很好的强度和硬度。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在民间艺人的手中,创造出摧残的民间艺术文化。

本次培训既有理论讲解,更有艺术实践。赵老师首先给学员们介绍了无锡惠山泥人的历史、分类特点、制作工艺等相关知识。我们了解到惠山泥人在制作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模印泥人。艺人们创作出一件样品,俗称“捏仔子”,然后制成模型,进行批量生产。模印泥人是惠山本地的主流产品;另一类是手捏泥人。它除了面部由模印制外,身段、手脚、衣冠都由手工制作,因为多以戏曲为表现题材,所以又称 “手捏戏文”。它造型生动、活泼,衣纹流畅而富于装饰性。在听完关于惠山泥人有趣的历史传说后,赵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进行了艺术体验:现场彩绘蚕猫和手工捏制小老鼠。

不同于以往培训以听为主的讲座,本次培训所有学员参与其中。桌上摆放的颜料盘、洗笔盆、彩绘笔和一个预先制作好的白坯蚕猫,引起了学员们的好奇。“蚕猫”是惠山泥塑的代表形象,有守护神喻意,据说放在家里可以镇宅。赵老师简单地讲解了制作要领后,学员们与美术教师们一起迫不及待地动手绘制起来。一个多小时后,桌上放满了学员们绘制的形态各异的“蚕猫”作品,大家看着有趣的艺术形象,纷纷举起手机拍摄。

画完了猫又开始捏小老鼠。这个项目更考验手上的功夫。一块黑泥在赵老师手中三下两下就变成了一只机灵可爱的小老鼠。学员中有很多美术老师,在赵老师的指导下很快完成了作业,而其他学员的作品则千奇百怪妙趣横生,造型各异。

此次培训,两个半小时的课程,从内容到形式都充满了趣味。我们了解了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相关知识,也在经历了彩绘和亲手捏制的过程后,体会到传统手工艺的内涵和不易,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周焰、刘春娣/文  顾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