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迎接新中国70华诞,让新时代的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平的来之不易,9月24日,南京财经高职校团委副书记陆天瑶老师带领学生干部看望了抗战老兵魏朝春同志。
据了解,本次拜访的抗战老兵魏朝春老人今年已95岁高龄。他于1942年参军,在新四军第四师12旅34团任司令部参谋处书记、参谋,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等。
听闻同学们要去看望他的消息,魏爷爷非常高兴,虽然身体有些不适,但还是精神饱满地接受了同学们的釆访。一进门,同学们纷纷向魏爷爷问好。爷爷十分热情,拉着他们便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他当年的故事。
在魏爷爷的回忆当中,他打过的仗超过100场,其中,最让他难以忘怀的便是渡江战役。“战士们纷纷报名,视死如归”,当时的士气很高涨,随时等候着上面的命令。“在4月20日渡过长江”!但这么多人,没有船,如何渡江?魏爷爷所在的团就在江边寻找,许久才在一处池塘里找到了一个破烂不堪的船。船埋在土里,战士们用手把它从土里扒出来。当时没有工具,没有木头,只能把战士们睡觉用的被子里的棉花扯出来,用来补船上的破洞。老爷爷告诉我们,最后用了十几条棉被,才将破洞勉强补上。下午,十几位勇士坐上这条用棉花补好的船,才踏上了渡江的路程。大家只知渡江战役难,但没有人会知道这渡江从找船开始就如此得艰难,魏爷爷说的一字一句,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场战役中,爷爷的一个战友刚上船就被炮弹击中,当场就牺牲了,魏爷爷说到这,声音不由颤抖了一下。黄昏时分,部队在江边集合;天黑后,部队顺利过江;进入高资镇后,街内灯火通明,大街小巷的墙上贴满了“欢迎解放军”的标语。每每提起“胜利”、“攻下了”的字眼,魏爷爷的嘴角都会不由得勾起,流露出自豪的神情。
说完了渡江战役,魏爷爷又和同学们聊起了家常。前几年爷爷曾大病了一场,卧病期间,他为了让自己的子孙铭记这段历史,“写”下了《老兵生涯》这本书。因为身体原因老爷爷无法写字,都是自己的孩子听爷爷说,然后一个字不落地记录下来的。书中不仅有老兵自己的故事,也有对后代们的教育和希望。
最后,魏爷爷让家属拿出了曾获得的整整一箱荣誉勋章,同学们纷纷拍照留念,对爷爷的崇敬之情更深了。下午4点多,同学们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了魏爷爷的家。
当年浴血战沙场,如今白发已苍苍。抗战老兵为了捍卫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付出了自己的青春,挥洒了自己的血汗。他们没有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太多物质财富,但他们身上永不褪色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就像一座活着的历史丰碑,激励着当代青年人为社会为历史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