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成均,在浙之滨”,2019学年新生军训刚刚落下帷幕,高淳中专校又趁热打铁,启动了暑期教师培训学习之旅。
8月22日,高淳中专校行政干部及班主任一行68人奔赴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参加为期5天的江苏省高淳中等专业学校管理队伍能力提升培训班。
开班仪式上,高淳中专校党委书记、校长芮龙兵做开班动员讲话。“一是为何学,二是怎样学,三是学后怎么做”,芮校长要求全体参培学员要“带着问题学,带着思考学,带着热情学,带着信念学,既要明确意义,又要明确目标,既要树立方向,也要输入动力,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用培训的爝火之光去照亮教育实践的路途”。
培训期间,学员们聆听了一场场不同风格的讲座报告和经验分享,感受了各路教育名家华光四射的魅力。
教科研是一个由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过程,又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升华的抽象化过程,浙江大学王慧敏教授给学员做了《科研能力提高与中职教师专业发展》讲座。王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举重若轻,既高屋建瓴地阐述了职业学校从事教育科研的宏大意义,也具体而微地解析了课题选题的基本策略和论文撰写的规范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王老师最后借用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激励老师们都能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道路上来”。
教师身心健康既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如何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安放好自己的灵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教学观,过上幸福快乐的教学生活,曹立人教授主讲的《教师身心健康与情绪管理》为老师们答疑解惑,拨云见日。别开生面的语言,耳目一新的案例,让老师们如坐春风,身心如洗。
班主任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工作质量,也影响着未来公民的素质水平,杭州师大附中林威老师主讲的《素质高考下的班级管理变革》,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把脉班级管理。作为资深的名班主任,林老师传经送宝,现身说法,主张做有文化有温度的德育,育人比育才更重要,甘于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班主任要学会望闻问切,面向人人,因材施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林老师接地气的演说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会场上不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诊改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周俊分享的《中职教学整改制度要义与推进策略》,描述了教学诊改的时代背景,勾画了教学诊改的制度要义,确立了教学诊改的实施要点,为职业学校如何落实“职教二十条”,提升办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锚定了方位,指出了发展路径。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家健带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职业院校党建工作创新》,则针对“党委对二级党组织指导不够、党组织战斗力不强、党务工作力量不足、党员作用发挥不平衡、党建工作特色不鲜明”等工作现状,结合自己的党建工作经验,提出了加强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完善党建工作保障体系等一系列切中肯綮的建议和设想。
8月23日,是培训活动的小高潮,也是学员们刻骨铭心的一天。这一天安排了两场现场体验活动,从时代精神到教育理念,都有了新的感受和认识。上午的嘉兴南湖红色教育基地,学员们重温了党的光辉历史,感悟了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也坚定了干事创业、办好教育的理想信念。下午的现场教学安排在杭州市西湖职业高级中学,西湖职高在学校德育、专业建设、产教结合、“学分制”教学改革等诸多领域都走在了前列,在职教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员们实地观摩了该校烹饪专业在产教融合方面的先进做法,现场倾听了张德成校长所做的专业建设及德育工作主题报告,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一个学校的蜕变之路和发展之道。
8月26日,培训班圆满结束。本期培训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节奏紧凑,实效显著,既有教育思想的引领,也有教育方法的分享,既有时代精神的感奋,也有党建工作的启悟,既有教学改革的思考,也有教育实践的碰撞,帮助老师开阔了眼界和视野,掌握了教育理论知识,提升了管理素养和水平。正如高淳中专校副书记、副校长王旺才在结业典礼上所总结的那样:培训学习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希望老师们将培训的收获带到岗位上,改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增强执行力、行动力、凝聚力,不断提升工作效能。教育的梦想是奋斗出来的,爱岗敬业,责任担当,新学期新气象,苦干,实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共同书写高淳职业教育的美好明天,努力让每一个职教学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