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日下午3:30,南京卫生高职校本届入团积极分子开展了第三次团课的学习,在团委副书记陈蕊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品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故事,并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有的同学说到:习近平总书记为了找到歌德的《浮士德》,他跑了三十几里路。上山放羊,他揣着书,把羊放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休息时,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在那个年代,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荒凉,习近平总书记却始终痴迷读书,即便身处困顿也没有失去对知识的渴求,读书成了他始终坚持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而这正是我们作为学生,应该去学习的。
有的同学说到:七年陕北生活,习近平总书记面对贫苦的农村生活,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闯过“四大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积累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而也正是陕北这段艰苦的生活磨炼,锤炼了习近平总书记坚忍不拔、坚毅刚强的性格,铸造了他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情怀,使他成为在艰难环境和曲折经历中成长起来的党的领袖。所以我们年轻人要不怕吃苦,乐于吃苦,敢于迎接挑战摔打自己。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采访实录,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经历。
作为2019届的入团积极分子通过好书的阅读、通过分享与交流,真正体会到了李大钊先生对于青年的勉励“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大家会用习近平总书记的精神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努力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一切从自己做起,脚踏实地,努力提高自我,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青团,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