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090
post:471090

“知行合一”南京卫生高职校影像系学生会参观陶行知馆活动


燕子飞时,绿水人间绕。在这个温暖的 3月,影像系学生会成员参观了陶行知纪念馆。

陶行知先生出生于安徽,是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原名陶文浚,后来由于赞成“行知合一”的学说,改名陶知行;在实践中,他又觉得行应在知之先,又改名陶行知。陶先生早年留学美国,师从杜威。回国后大力推行平民教育,特别是乡村教育,现在南京的晓庄师范就是陶先生创办的。

在普及基础教育的同时,陶先生也利用自己留学时学到的科学,为农民传授了科学农作的技术,更加突出了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陶先生在推广教育这方面,真的很用心,这也更能体现陶先生的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先生是在用他的真心,致力于推广教育。




影像系学生会成员来到陶行知馆,一进门,就看到了陶行知老先生亲笔题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镀金纪念墙。这句话可谓是陶先生一生奉献的真实写照。整个纪念馆不大,进大门的正前方几十米远就是1994年新建的陶行知纪念馆纪念碑。水泥路西北边有墓道通向陶墓,路口有19828月公布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迈上八层台阶走上墓道,两边苍松翠柏郁郁茂盛,正前方是一个牌坊,横匾上有陶行知手书的“爱满天下”四个大写红字,两边柱子上是郭沫若手书的陶行知自己撰的著名对联:“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过了牌坊,便是墓碑,碑上的正中竖排大字“陶行知先生之墓”,右边竖行小字“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一日”,左边有“中国五十三人民团体公葬”、“沈钧儒题”。碑后上七八层台阶,便是陶行知墓地。中间是一个大圆体丘冢,上面覆盖了翠绿的常青藤,四周有鹅卵石路面的环形瞻仰小道,高大绿树环合周边。  

正值春天,陶先生的墓前暖意融融,樱花桃花遍地开放,这也可以算是对陶先生“桃李满天下”的另一种赞誉吧!

学生会主席张蔚珂和其他成员代表冯子威上前献花,其他成员于牌匾前排成五列。大家表情严肃,心情沉重,随着统一口令,大家齐齐地鞠了三个躬,以表达对陶行知先生的崇敬以及深切的哀悼之情。




“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陶行知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富有革命精神、献身精神、求真精神、创造精神的陶行知,将永远是后人学习的光辉榜样。影像系学生会的宗旨是“开创自我,服务同学”,为同学们带去爱的关怀,向陶行知同志学习,爱满天下,把爱散播到南卫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