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5日,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召开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陶瓷修复与制作方向)专业建设研讨会。会议主题为漫话陶瓷修复与制作行业发展情况,探讨陶瓷修复与制作专业课程建设及教学模式、“1+X”考证选择及实习就业渠道。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学院张岚院长、蒋道银教授,南京博物院陶瓷鉴定专家程晓中研究员,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陈子达教授先后到达学校,参观了非遗馆、古修中心,并且观摩了课堂教学,对学校现阶段的专业设置及教学设施予以肯定。
下午2时30分,专家一行到达南京民间民俗文化生态园参观了非遗学院校外体验基地并召开研讨会,会议由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顾问万俐主持,参加研讨会的专家有:中国遗产院文修培训学院张晓彤副处长、南京博物院文保所张金萍所长、山东文保中心王传昌主任、浙江省博物馆楼署红研究员(首届技能大赛陶瓷评审专家)、江西景德镇官窑瓷器博物馆周沛文副馆长、南京博物院文保所田建花老师、南京艺术学院周庆老师、景德镇市高级技工学校吴珏老师、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振凯、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外聘专家李一松、上海工艺美术学院何锦章老师等。
接着,南京市莫愁中专副校长王燕致辞,向各位专家介绍了本校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历史、现阶段的状况,尤其是刚开始开设时间不久的陶瓷修复与制作方向,大致阐述了专业设置及发展要求。文化艺术系主任刘春娣介绍了近年来专业办学的主要情况,包括专业的发展及沿袭历史等并详细介绍了陶瓷方向的办学情况及课程设置。非遗学院顾问万俐老师阐述了自己对于专业建设的看法,陶瓷行业具有悠久的历史,现在也极具生命力,但是专注于技能培养的高校并不多,所以应重点突出办学理念,培养真正有技能有学识的学生,并且对教师的要求作了详细的规划。
然后,各位专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学院张岚院长讲述了现阶段教育体系与行业需求的错位,指出现在陶瓷行业的就业问题可以不限于体制内。蒋道银教授讲述现阶段陶瓷修复人员还是较少,在就业问题方面要注意拓宽就业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一专多能。中国遗产院文修培训学院张晓彤副处长就具体的文物修复师职业资格、行业标准尚未明确,提出自己的看法。南京博物院文保所张金萍所长作为用人单位,不仅提出了对人才的具体要求,而且希望加大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增加工学结合的项目。山东文保中心王传昌主任详细介绍了文保中心的历史及发展,尤其是陶瓷文物所占比例较大,并建议在学科设置中加入修复理念及文物相关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南京博物院陶瓷鉴定专家程晓中研究员建议:陶瓷鉴定是修复的基础,可以建立自己的标本库或博物馆,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技能方面可以加大各地的博物馆修复实践。其他专家也就专业办学及课程设置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意见,对专业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最后,万俐老师就各位专家的意见作了总结,尤其是课程设置方面及学历方面的问题,非遗学院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接下来更要在教材、课程和就业等各方面做好相应调整。王燕副校长对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表示感谢,并建议加强交流与沟通,为后期的共同发展与进步而努力。
(莫愁中专王静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