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与改进”作为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持续自我提升的新的动力举措,是职业学校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满足经济社会和学生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根本举措,是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
2017年12月28日,细雨迷蒙,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莫愁中专”)喜迎贵客,在《职业》杂志社江浙办事处的牵线搭桥,学校邀请杭州中策职业学校校长高志刚开展关于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座谈会。莫愁中专校长朱国美、副校长姜丽、副书记沈鸣等参加会议。
首先,莫愁中专校长朱国美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贵客,对于《职业》杂志社江浙办事处表示衷心地感谢。朱校长表示,相较于莫愁中专刚启动教诊改工作,杭州中策去年已先行一步,在教诊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她希望通过本次座谈会深入学习杭州教诊改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帮助莫愁中专提升内部教学质量,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高志刚校长已是第二次来到莫愁中专,他对熟悉的校园充满了亲切感,他对于朱国美校长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会议伊始,高校长基于《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苏教办职[2016]25号)、《关于印发<南京市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宁教职[2017]26号)),从国家、江苏省、南京市三个层面研习教诊改文件内容,并对比教育部、江浙两省教诊改工作的要点,他高屋建瓴地分析了做好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强调:“由于教诊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全员工程,需集全校智慧、举全校力量,但不能求大而全,要集中精力解决某自身几方面问题。”
结合莫愁中专的实际情况,高志刚校长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学校要明确意识,教诊改相当于自身的体检报告,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不能排斥这项工作;二是在整个整改过程中,要抓好标准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明确诊断依据,将诊断标准转化为具体的目标;三是要重视数据的分析运用,将数据作为对标找差、补短板的关键;四是把握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将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放在核心;五是完善运行机制建设。以区域经济发展、行业、产业结构需求变化为依据,加强内部管理监控预警。”
副校长姜丽高度赞同高志刚校长的一席话,她认真请教了关于杭州中策教诊改工作中先进的理念和做法。接着,高志刚校长分享杭州中策的几点做法:一是将教诊改工作与常规、重大项目相融合,诊断和项目相融,形成系统化的表格,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形成常态化的机制。二是将教诊改工作聚焦到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堂教学与实践、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与企业共同寻求整改措施。
会上,双方还就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教师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沟通与交流。莫愁中专领导和教师表示受益匪浅,朱国美校长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笑逐颜开地表示:“希望今后能与杭州中策形成长期的结对关系,向高志刚校长多多学习取经!”
本次座谈会,为莫愁中专教诊改工作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对于下一步工作的部署发挥重要的作用。(文、图/褚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