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力量共治,齐抓解题、答题、破题;科技赋能,建立动态更新的数据治理“账本”。近年来,沿江街道冯墙社区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依据居民“烟火气足、人情味重、粘连性强”的特点,打造“四代表四统一”之“书记有约议事会”机制,以“书记接待、征集诉求、共商共议、破解难题”的闭环模式为抓手,实现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2024年11月18日上午,冯墙社区宋书记走进小院,与社区居民促膝长谈。
小院里的“促膝长谈”话家常、听民声
在冯墙社区金庄组38号的一户农家院落里,摆放了30余张小板凳、1张茶水桌,这里“其貌不扬”,却吸引了周边数名居民前往驻足。“今天就是来和大家唠唠家常的,对社区有什么建议、个人有什么难题,请大家畅所欲言……”“现在我们农村组,都有户外充电桩,真的非常感谢社区为我们老百姓着想,我儿子他们住在东苑小区,一到下雨天,电瓶车就只能在户外淋雨,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我也挺担心的,社区是否考虑给他们加装电动车车棚?”居民代表林阿姨提出个人诉求。“金庄河两岸改造后的效果有目共睹,但沿线仍存在多处私家地锁,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有序停车,请社区帮我们解决一下难题。”党员代表陈叔叔如实反映居民遇到的“烦心事”。
小院里的“现场办公”一对一、解难题
把党的关怀“送下去”,把百姓的民意“收上来”。议事会现场,汇合30余名“四代表”——“社区代表、党员代表、居民代表、民声代表”积极参与,人大代表“建言+监督”的多元化力量,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为社区未来发展建言献策,社区宋书记针对居民的急难愁盼,进行一对一“现场办公”,同时收集、整理、做好民情民意汇编材料。此次“书记有约”议事会共收集民情民意13条,现场就地处理、解决8条。接下来,冯墙社区党委将以实际行动践行“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在其余8个组因地制宜开展流动式“书记有约”议事会,变“上访为下访,接访为约访”,直面群众、直击矛盾,就地解决问题,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
小院外的“落地有声”表红心、聚民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积极回应民生关切,社区在东苑小区发放192份调查问卷,有94.3%的居民同意增设带雨棚的非机动车停车位,同步取消6栋前充电桩车棚,改为机动车车棚。“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社区积极对接设计公司优化改造方案,依照“科学布局,长效管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在单元门前建设充电桩共14处,插座151个,同步搭配“暖心雨棚”和消防设施,实实在在满足了居民的需求。针对金庄河两岸的“私人地锁”占用公共区域现象,社区于每月15日联合综合执法大队齐心协力对金庄河两岸地锁进行集中清理,还“位”于民,同步加强巡查、宣传和引导,为打造“文明和谐有序”的新冯墙贡献力量。截至目前,累计清理地锁40余组。
“书记有约”“有”的是为民服务的情怀,“约”的是共建和谐美好社区的愿景。冯墙社区将持续深化“四代表四统一”之“书记有约议事会”机制,动态构建“需求清单、资源清单、成效清单”,用民生议事的“良方”解决基层治理的“顽疾”。
沿江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图文:顾越越
审核:姚金柱
发布:李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