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986
post:534986

江北新区沿江街道第三期暑期法治研学营活动圆满落幕


2024年8月6日,沿江街道“青少年法律明白人培育基地”第三期暑期法治研学营活动已圆满落幕。在为期五天的活动中,沿江街道的“跟着小法去旅行”研学营带领青少年们深入“平安N次方”警务体验基地、江苏省民防教育体验馆,通过参观学习增长法律知识;体验非遗手工制作,感受匠心精神;参与各类法治游戏,享受“趣”玩之乐。在一次次遵守规则、规范言行的过程中,法治的印记深深烙印在青少年的心中。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为培育一批青少年“法律明白人”,全力打造精准化、全渗透的青少年普法教育品牌,2022年8月,江北新区首家“青少年法律明白人培育基地”在沿江街道路西社区旭日学府小区正式成立,标志着沿江街道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起点。

构建完善的青少年法治教育阵地,是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持续稳定开展的关键。两年来,沿江街道依托“青少年法律明白人培育基地”,积极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通过引入社会化服务,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内容体系,成功将“被动接受式”转变为“积极参与式”法治教育模式,让青少年成为法治教育活动的主体。至今,已定期组织开展多样化教育学习活动50余场,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的踊跃参与,使他们接受了生动鲜活的法治教育。

在基地的展示墙上,五彩斑斓的创意画覆盖了空白区域。青少年们以法治为主题,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法”。这些作品不仅诠释了法治精神的内涵,还展现了法律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以直观的方式让人感受到法治的力量。在共读绘本故事时,同学们积极发言,分享对法治的理解:“我认为法治是社会秩序的基石,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我觉得应该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与同学友好相处,遵守交通规则等。”培育基地围绕明公序良俗、树优秀家风、立爱国之志、守文化传承四个教育主题,整合社会资源,充实道德与法治课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青少年走出课本、走进场馆、走向自然,在主题活动中汲取力量,感悟法治之光,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辅助作用。

建立学校协同的工作机制,是深化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为确保青少年普法教育的一致性和互补性,沿江街道自2023年6月起,精心打造“法润青苗”普法品牌,以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蓝海雅苑幼儿园为试点,逐步推广至全街道。通过设立法德教育专栏、布置法治阅读角、开辟“宪法晨读”“国旗下讲话”等法治专栏,以及建立法治户外实践阵地,将普法课堂延伸至校外,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

“法润青苗”品牌创立以来,已联合学校开展各类活动100余场,每场活动都留下了感人的瞬间:孩子们在马拉松的“法治能量补给站”停歇时,亲手绘制“法治青苗”;在植树节认养并栽种属于自己的“法治树”;在法治思辨课上唇枪舌剑,又化身为“调解员”平息纷争。这些活动让青少年在探索与思考中深刻体会法治的魅力。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青少年法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沿江街道以青少年法治教育为核心,以家事治理为切入点,关注家庭教育领域,通过个案指导、创新宣传教育活动等形式,推动家庭与学校形成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合力。利用“家长学校”举办普法讲座、经验交流会,分享亲子沟通技巧;成立“青苗法治家长志愿服务队”,引导家长成为子女学法、守法、用法的榜样;开通“小法心理在线”服务专栏,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构建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

抓好青少年“源头”法治教育,是普法基础工作的关键所在。沿江街道将持续探索“五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积极构建齐抓共管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用法治力量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沿江社区教育中心

                             图文:陈琪

                             审核:姚金柱

                             发布:王青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