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596
post:533596

秦淮区大光路街道象房新村社区开展“童心向党,科技筑梦”科普研学活动


浩瀚的星空,广袤的天地,日升月落,四季更迭。自古以来,人类对于宇宙星辰的探寻与好奇便深植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在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5月25日上午,象房新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象房新村社区科普实践站联合组织辖区少先队员开展“童心向党,科技筑梦”科普研学活动,一起参观紫金山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陨石展馆陈列了各式各样的陨石,几十块陨石来自中国、瑞典、俄罗斯、阿根廷和非洲西北部地区,其中包含两块珍稀的月球陨石和火星陨石,大家可在这里近距离观赏“来自星星的你”,这里陨石的切面纹理十分好看,十分有质感。志愿者带着少先队员们参观“幸运之星”,触摸46亿年的幸运时光。每个小朋友迫不及待地摸上去,迟迟不愿松手。

沿着台阶拾阶而上,穿过写有“天文台”三个大字的中式牌坊,就来到了60厘米反射式望远镜,1955年张钰哲先生用此发现了3960号小行星,这是中国人在本土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该望远镜在新中国天文发展史上做出了巨大贡献。接着,大家来到了一楼的张钰哲先生的历史展,讲解员老师还向大家介绍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共同学习了解东方的天文历史、西方的天文历史,以及各种星图。

我们跟随讲解员老师的脚步来到了室外的展区,有古代天文仪器诸如浑仪、简仪、天球仪、圭表等。讲解员老师还举例牛郎星和织女星的故事,通过老师的介绍让小朋友们知道了原来织女星和牛郎星距离其实非常远,如果牛郎想“打电话”给织女,要等32年才能接通。大家听得聚精会神,感叹宇宙的奇妙。

此次紫金山天文台研学活动,既是一次天文观测体验,更是一堂生动的天文科普启蒙课,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天文科学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望,为孩子们开启了未来的科学学习和科研探索之门。




大光路街道象房新村社区  图/文:叶李鑫  审核:宋海霞  发布人:赵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