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上午,在桥林街道茶棚村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茶叶知识培训活动,旨在传承和弘扬我国悠久的茶文化,让更多人了解茶叶的分类及制作工艺。主讲教师为金陵科技学院的董瑞霞教授。活动吸引了众多茶叶爱好者及社区居民的热情参与。
董老师首先介绍了茶叶的分类。茶叶按照制作工艺和品质特点,可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和黑茶。其中,绿茶为未发酵茶,保留了茶叶的天然色泽和口感;红茶为全发酵茶,具有独特的红润汤色和浓郁的香气;乌龙茶为半发酵茶,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兼具绿茶的清香和红茶的醇厚;黄茶、白茶和黑茶分别经过不同程度的发酵和陈化,各具特色。
在介绍红茶制作方法时,董老师做了重点讲解。红茶的制作主要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五个步骤。首先,选取优质茶叶鲜叶,要求叶片嫩绿、匀整。接着,将鲜叶进行萎凋,使其失去一部分水分,便于后续揉捻。揉捻过程中,茶叶发生破碎,茶汁附着在叶片表面,为发酵创造条件。发酵是红茶制作的关键步骤,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使茶叶中的茶多酚氧化酶发挥作用,将茶叶中的茶多酚氧化成茶红素和茶黄素,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最后,将发酵好的茶叶进行干燥,使茶叶水分降至一定标准,便于储存和泡饮。
活动现场,董老师还与参与者进行了互动交流,解答了大家在茶叶品鉴、冲泡和储存等方面的疑问。参与者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活动让他们对茶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对茶叶的认知,提高了生活品质。
浦口区桥林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图/文:郑爱友
审核:傅元刚
发布:阮厚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