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开放大学高度重视老年大学的建设,为满足广大老年人“有的学、有处学、有课学”的愿望,在各街道创建开放学堂学习中心。自2019年至今,夫子庙街社区教育办公室已陆续开设书法、国画课程,深得百姓喜爱。为进一步丰富辖区退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好地满足夫子庙地区老年居民的学习需求,夫子庙街道社区教育办公室新开设了绳结学习课程,迎来了一批新学员。2023年3月20日,秦淮开放学堂夫子庙街道绳结学习班在东水关社区学习点正式开班。
上午9:30,绳结班开班仪式在东水关社区二楼活动室举行。夫子庙街道社教办蒋老师作为班主任对新学员表示欢迎,对学员们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态度予以了高度的肯定,并向大家介绍了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还就班级常规管理提出了建议和提醒。本次受邀执教绳结课程的是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绳结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社区教育优秀志愿者、秦淮区学校“非遗课程”指导教师蒋妍侠。蒋妍侠老师自幼受家庭艺术的熏陶,一直致力于将古老的技法与现代时尚相融合,在文创路上没停下前行的脚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她所创作的绳结作品多次在省市级“工艺美术精品大赛”中获奖。开班仪式上,夫子庙街道民生保障部潘俊莉科长为蒋妍侠老师颁发了聘书,并为绳结班的开班送上了衷心的祝福。小西湖社区的赵阿姨作学员代表发言,表达了对秦淮开放大学在街道办学的感谢,表达了要珍惜学习机会和学有所成、学有所乐的愿望。
“绳结艺术历史悠久,它起源于先民‘结绳记事’,现在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典型符号。”课上,蒋老师介绍了绳结的起源和特点,“绳结技艺重在‘手工’,每个绳结作品都蕴含着手艺人的精妙巧思。”第一节课,蒋老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绳结编织“编、抽、修”三道工序,向大家展示了她的绳结作品。“首先,我们要选定编结材料,设计好色彩方案,用的线材可以是多种,根据需要进行颜色搭配。”蒋老师边示范边指导:“编完之后,要将结子抽紧定形,这是整个编结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考验技术的步骤。绳结在编好、抽好之后,修的工夫也不能马虎,要注重细节。”学员们全神贯注听讲,仔细观察演示,生怕落下任何一个小细节。大家拿着彩绳跟着老师认真地学,一步一步地进行操作,全身心投入到了绳结艺术的世界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编织,一个个精巧鲜艳的绳结跃然手中。
“我在社区里就能参加老年大学,真好!”“自从社区里有了老年大学,不仅让我们这些老年人有了去处,还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今天的绳结活动我参加的非常开心。”下课后,说起社区里的老年大学,老年学员们满脸笑容。
秦淮开放学堂夫子庙街道办学点已成为辖区居民们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家园,实现了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可以学习的愿望。未来,夫子庙街道社区教育办公室将努力做好办学点的建设,着力“非遗”文化的传承,为进一步推动民生实事项目的落地落实贡献力量。
(夫子庙街道 文字作者:蒋梦麟 图片作者:蒋梦麟 审核人:潘俊莉 202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