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443
post:520951

建邺区中奥社区少年解密“榫卯结构”里的中式美学


说起积木,很多人想到的都是“乐高”,却不知道早在千年前,智慧的中国匠人就创造出了“榫卯结构”。这一极富中国特色的积木,不用一根钉子和一片铁,就能让一座房屋拔地而起,使用上百年、上千年也不会倒塌。一榫一卯相互驳接,构成了中国古建筑的基石,也被誉为媲美京剧的国粹、中式美学的代表。而榫卯结构之中更暗含“天人合一”等古代中国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更值得我们去学习、传承、发扬。

6月12日下午,由建邺区中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办,明伦少年公益服务中心承办的“古代建筑的智慧——榫卯结构里的中式美学”活动顺利开展,来自中奥社区的孩子们和社工、志愿者一起从“紫禁城”入手,了解这座宫殿群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秘密?少年们也一起解构“中式美学”,感悟其不仅强调外形的美观,更注重蕴含的精神文化。在社工指导下,孩子们还将所学所获付诸实践,完成“彩色木屋DIY”,展现中奥“劳动教育”新形式。

本次活动也是中奥创投项目“榫卯小木匠”其中一场活动。结合社区实际情况与青少年发展特点、需求,团队从“木工”这一角度切入,并侧重传统木艺“榫卯结构”,将劳动教育落点变小,活动效果提高,以更精细的服务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有趣、舒适的学习环境。

活动伊始,社工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的形式,和孩子们一起从“紫禁城的秘密”切入,通过探秘紫禁城,了解“榫卯”在中式建筑中的广泛应用。社工也在活动中强调这一种建筑方式对于环境保护的作用,不用一颗钉和一片铁,在减少污染的同时,也加强了房屋的稳定性。

接下来,在社工指导下,孩子们积极思考,“到底什么是中式美学?”除了强调美观之外,古人更将中国传统哲学融入建筑之中。一榫一卯,相互契合,寓意着先人强调的“天人合一”思想。志愿者运用生动的例子,向孩子们讲述其在现代社会中所能够发挥的巨大作用,将“中式美学”的故事完整地讲给孩子们听。

活动最后,孩子们利用手边以及发放的活动材料,在社工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彩色木屋DIY任务”,在一点一点专注设计与落笔之下,一个个精美的木屋完成了。社工还组织中奥少年们为自己的木屋起一个响亮的名字,作为“榫卯小木匠”的一次闪亮登场。

千年屹立不倒的“中国式乐高”,它的背后还有着什么样的秘密等待着我们?中奥小木匠将继续前行。

       沙洲街道中奥社区 文:赵丹丹 审核:黄真宏 2022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