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007
post:519007

【善学栖霞 丹枫乐学】宣传教育多“走心”,居民才“暖心”



“以前一直以为用过的餐巾纸是可回收垃圾,刚才听了志愿者的讲解,才知道使用过的餐巾纸属于其他垃圾。这些都是在活动中学习到的,非常实用。”南炼新村居民赵奶奶说。

2022年3月3日,在南炼新村社区居民学校开展的垃圾分类活动中,城市治理志愿者通过发放宣传册、小游戏等寓教于乐形式宣传垃圾分类常识,居民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将垃圾分类知识入眼、入脑、入心,为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起到了有效的宣传和促进作用。同时,这场活动背后,也为我们如何贴近群众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起到了有益的提示作用。

增强宣传的说服力,需与民共情。宣传教育工作应是春风化雨般有温度的去引导。一则宣传标语、一场广场活动,“有温度”才能“抵人心”。正如活动现场志愿者结合生活贴心讲解,不仅让居民直观感受垃圾分类工作的意义,也在游戏互动中感受到此项工作的乐趣,让人如沐春风般感受到社区宣传教育工作的满满诚意和暖意。因此,垃圾分类宣传工作,要以居民身边事为抓手,不断拉近与居民的距离,情感上引起共鸣方可深入人心,与民共情方可更好的输出“政能量”。

提高宣传的影响力,需服务于民。单纯依葫芦画瓢、千篇一律式的宣传教育会让人感到乏味,而实际落实为民服务措施,更有利于提升宣传教育影响力和树立良好的社区形象。如何服务于民,需听其言,观其行,辨其音,知其意,如社区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时,前期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居民所想所盼,再结合辖区实际制订工作方案,以“撤桶并点”和亭房升级改造等措施解决居民垃圾投放的“烦心事”,同时,社区居民学校开设培训课,不断拓展知识面,更全面更专业的为居民提供相应服务。所以,为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社区需立身为旗,将居民的“烦心事”作为“心头事”,实干笃行从根本解决问题。

在实际宣传教育工作中,不仅要在“言传”上花力气,还应在“身教”上下功夫,勇于创新,以新形式提高宣传教育成效,更好地服务群众,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栖霞区栖霞街道南炼新村社区  范嘉为供稿

吴建峰审核

2022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