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古时它指引人们农耕,现代是人们日常生活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是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结晶。二十四节气已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秋分节气到来之际,吉祥庵社区居民学校组织青少年开展“秋分节气送秋牛”主题绘画活动,通过绘制秋牛图,感受传统习俗的趣味。
秋分表示秋季中间,昼夜等长。气候特点: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气温逐日下降。秋分时节,民间挨家挨户送秋牛。所谓“秋牛”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的图样,美其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民间能言善辩、能歌善舞之人,主要说些秋耕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便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呵呵,捧出钱来交换“秋牛图”。虽然即兴发挥,随口而出,但句句有韵动听,民间俗称“说秋”,说秋之人便叫“秋官”。
老师们准备了白纸、彩笔、剪刀、彩纸、胶棒等材料,高年级的孩子自己发挥想象力画牛,低年级的孩子由老师提前画好轮廓,再进行涂色。
活动结束,社区居民学校的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了家庭作业“记温度,感时节!”秋分后,秋意越来越浓,天黑得越来越早,气温逐渐下降,孩子们把自己绘制的“秋牛图”带回家,记录秋分节气的温度变化,了解季节变化特点。
吉祥庵社区居民学校 苏融
2021.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