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南京处处散发着桂花的芳香,阵阵微雨诉说着国培学子心中的期许,是国培让我们再次相聚,国培将引领我们不断攀升。
2019年10月8日——14日,由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承办的国培GP-B1项目——“2018中高职教师素质协同提升培训项目班(汽修专业类、公共课及综合类)”第六期研修在南京顺利举行。来自全省近30所中高职学校的40名学员带着满腔的热情、怀着共同的期待,相聚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共赴2018中高职教师素质协同提升培训项目班第六期研修这场学习与成长的职教盛宴。
开班典礼鼓士气
开班典礼流通的是一曲振奋人心之歌。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曹鸿骅勉励学员:“国培进程过半,珍惜培训机会,以培训为平台,以成果导向理念,完成阶段性的任务,努力成为名师,提高业务水平。”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周乐山对全体参训学员提出殷切的希望,希望学员在国培活动进入“深水区”时,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不断前行;深化前期课题研究,重视积累、物化成果;以实践操作为重,更好完成培训任务。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刘炜杰给各位学员解读了本次培训“课程模块”、“科研模块”的主要内容,让学员明确本次培训进行专业课程标准开发与课题研究中期汇报研讨两大任务。
名师亲近共探究
在本次培训的实践操作过程中,数位名师亲自上阵,对学员进行精准指导。制定专业课程标准时,华东师范大学吴学峰、张宇博士现场指导,学员们边做边咨询,完成数十份专业课标制作;课题中期正式汇报前期,学员们疑问重重,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曹鸿骅主任、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涂三广博士亲自坐镇指导,帮助四个小组梳理课题汇报中的问题;课题中期正式汇报时,曹鸿骅主任、通州中专姜汉荣校长、扬州旅游商贸学校濮德锁校长共同倾听学员汇报并进行点评;学员完成基于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教学设计时,溧阳中专的王云清校长、陶都中专的刘炜杰副校长现场答疑,指导每位学员进行教学设计。
众人划桨开大船
没有最好的个人,只有更好地团队。培训期间,各小组成员分工细化,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集思广益,通过合作顺利完成了制定专业课程标准、课题中期汇报、教学经验交流、基于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教学设计等学习任务,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1+1>2的团队力量。
专家引领有高度
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中心曹鸿骅主任开设了题为《理解学习:职业教育教学创新的实践策略》的讲座,引导学员深入理解“学习”的含义,明确教学中主体、内容、流程、方法、资源之间的关系。
江苏省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方健华所长作题为《面向2035:我们需要怎样高质量的职教“三教”建设与改革—兼职职教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专题讲座,以国家方针政策我导向,结合自身长期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经验,围绕“三教”改革谈课程与教学。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涂三广博士围绕《课题研究中期的问题与对策》,为学员指出实践、反思、读书、写作的课题研究路径。
南通大学濮海慧博士分别开设了《专业课程标准开发路径与方法》、《理念、程序与方法:基于“三教”改革的教学设计》讲座,引导学员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分析整合二次处理教材、选择以学生中心行动为导向的教法进行教学设计。
四位专家的五场讲座,紧扣时代脉搏、立足职教改革前沿,使学员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为期一周的学习生活已落下帷幕,这一次充实丰富、恋恋不舍的国培第六期研修之旅是一次继往开来的历程,40位职教人,将把自己与大师交流碰撞的结果收集,聚沙成塔,带回各自岗位,助力职教;将所学所得融入江苏职教,深学笃用,且教且研,载梦远航,为江苏教育的美好明天描绘蓝图。
(金陵高职校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