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779
post:469779

第二期江苏省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开班


10月17日上午,经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批准,由江苏省文化厅主办,江苏省戏剧学校承办的第二期江苏省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于省戏剧学校音乐厅举行开班仪式。省戏校校长朱琰、常务副校长赵鲁刚、省文化厅非遗处主任彭世清以及42名参培学员出席开班仪式。

赵鲁刚副校长主持开班仪式。扬州市扬剧研究所二级演员沈仁梅作为学员代表发言,感谢省文化厅、省戏校提供宝贵的学习机会,让大家可以在良好环境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她代表全体学员承诺在学习期间自觉做到三点:一是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充分利用学习时间,刻苦学习,勤于思考,扎实圆满地完成好研培班的各项学习任务。二是遵守纪律,自我约束。严格遵守研培班的各项规章制度,专心听讲,做好笔记,用心交流学习经验,灵活运用,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三是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回到工作岗位后要坚持学以致用,将本次培训学习的新知识点和传承弘扬传统戏剧文化的好方法应用到日常业务中。

省戏校校长朱琰代表学校欢迎学员们的到来。她表示,“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推动学校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举办研培班帮助戏曲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提高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实现为民族传承,为艺术创新。她向学员介绍了省戏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成果,以及本期研培班的项目背景、前期准备、课程设置等情况,并对学员提出学习和生活管理方面的要求,希望学员们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更好地传承振兴全省戏曲事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期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面向江苏省,开设为期一个月的戏曲演员培训班,学员主要来自全省各市、县(市、区)戏曲院团中青年演员和民营剧团戏曲非遗传承人,包含京剧、昆剧、锡剧、淮剧、扬剧、丹剧、淮海剧、柳琴剧、梆子剧、叮叮腔等十多个剧种。教学师资中有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院校专家教授,有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苏省演艺集团、南京博物院等行业相关部门著名专家学者,也有获得文华奖、梅花奖的艺术家。研培班着眼于“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构建“基础课+拓展课+参观交流+实践课”的培训模式,以中国传统戏曲基础知识和戏曲表演基础能力为主要学习内容,采取课堂教学、实践训练、考察观摩、创作研讨、展演展示、作品展示等授课形式,涵盖传统戏曲与非遗保护、中国传统戏曲特质分析、戏曲音乐基础、剧目解读与辅导、戏曲角色创造体验、身段形体等二十多门课程和讲座。培训期间还将组织学员观摩“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展演剧目。

                         

    “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非遗保护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2017年,研培计划增加传统戏剧项目,省戏校参与、实施全国首期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试点)班,共开设戏曲编导和演员两个班,培训学员73人次,获得了戏曲界、文化部门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与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