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一件皮大衣


1935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柳河县下了好几场大雪,气温已降到了零下30摄氏度。可是驻防在柳河县四方顶子山上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干部、战士们,还有半数以上的人穿着单衣或夹衣,很多人的手脚都冻伤了,还有许多人因寒冷而染上了疾病。即使穿上棉衣的,也都是有棉袄没有棉裤,或有棉裤没有棉袄,没有一个人能穿上一套完整的冬装。杨靖宇同志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也为有这些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友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杨靖宇同志也穿着一套上了补丁的夹袄和夹裤,浑身上下没有一丝棉花。每次弄来棉衣服给他时,他都说:“分给同志吧,让我穿棉衣,同志们穿单的,我心里过不去。先把棉衣发给那些病号和体弱的同志吧!”杨靖宇同志的一言一行像一团燃烧的火,温暖着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干部、战士们的心,谦让和友爱驱走了战士们心中的寒意。

北方的严冬,寒风刺骨,一天比一天冷了。驻防在四方顶子山上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同志们,穿不上棉衣,特别是杨靖宇同志还穿着一身单衣服的消息传到地方后,柳河县抗日民主政府十分关心和重视这件事。副县长刘文阁同其他几位有关同志一起研究,决定做一件皮大衣送给杨靖宇同志。

第二天,就派一名老乡进城买回了衣料,找了一位最好的裁缝,用了4天时间,一件狐狸皮里子、黄卡机布面,外加毡绒翻领的皮大衣做好了。副县长刘文阁代表人民群众的一片赤诚的心意,亲自带着这件大衣到四方顶子去见杨靖宇同志。

刘文阁上山后,说明了来意,一名战士领着他走进了一间又低又矮、又黑又暗、四处透风的茅草房内。刘文阁一看,室内设施十分简陋,办公桌是用石头和石板砌成的,代替椅子的是一个圆木墩,桌子上放着一张地图和一些信件,石桌旁边生着一堆火。这时杨靖宇同志站了起来,由于房子太矮,杨靖宇同志连腰都直不起来。刘文阁心里的敬意不禁油然而生。杨靖宇同志请刘文阁坐下后,刘文阁介绍了那件大衣的来历。杨靖宇接过大衣,很严肃地说:“有做这件大衣的钱,可以做三套到四套棉衣,那就可以解决三四个同志的困难。官兵一致的要求你们忘了吗?”杨靖宇的话,说得刘文阁心里热乎乎的,心想:这样的好将军,群众、战士怎么能不拥护、不爱戴?日寇怎能不被赶出中国?

停了片刻,杨靖宇平静而亲切地对刘文阁说:“我知道你们对我是很关心的,但是同志们的身体比我个人重要,你们要设法为部队再弄点棉衣啊!”杨靖宇同志语重心长的一番话,使在场的每位同志都深受感动。

事后,在较短的时间内,柳河县抗日民主政府动员广大群众,为革命军解决了棉衣问题。那件珍贵的皮大衣,被杨靖宇同志亲自转给了一位身体很弱的同志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