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日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20日表决通过的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施行,南京市医药中等专业学校由赵宏武书记牵头组织集体学习。
赵书记首先谈到,这次职业教育法是自1996年颁布施行以来的首次大修,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改革,是适应、保障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我们学校所有教职工一定要学好学透并贯彻到实际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赵书记还结合南京市医药中等专业学校目前按照市局党组对学校处置要求,要求大家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切实做好为学生服务工作,为南京职教再作贡献。赵书记着重谈了四点体会:
一是我们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关系到大多数人就业生存,培养职业技能,是提高全社会劳动水平的基础教育,关系千家万户,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素质教育。我校自成立至今,为南京市及江苏省培养13000多名中高级医药类专业人次,为社会作出贡献,广大教职工在学校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是不容易的,但是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教育质量依然要抓上去,对学生的管理、对学生的关心要加强。
二是教师素质必须适应新职业教育法的要求。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在教师教学质量,而教师教学质量第一是提高师资水平,职业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或普通教育,因此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关键是“双高”的文化修养和“双师”的素质。各行各业知识与技术在不断更新,有的行业更新速度十分惊人,职教教师不仅需要掌握专业新知识、前沿技术,而且还必须具有非常强的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所以职教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其次,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做到“爱”字当头,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新职业教育法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我们不仅要组织学习,要尽快落在实处。
三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新职业教育法的根本目的是为国家培养能够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质量人才,职业人才培养不仅要有理论和实践技能,还要有健康心理,否则这样的“人才”可能祸害社会而非造福人类,所以职业教育特别还要加强人文教育、重视德育教育以及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时代意识。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坚持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其中环节都要注重人才的“人格”培养。总之职业教育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职教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由传统的教书、教知识向教人、教学生转化。要深入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尊重学生。由于职业学生差异化严重,学习目的不明、动机不强,要特别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特点、学习兴趣和知识结构,认识学生的接受能力、接受特点和接受规律,尊重学生的价值选择,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这样才能够因材施教,实现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四是学校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家校沟通。新职业教育法对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修订,围绕实习组织、实习管理、实习考核、安全职责、实习保障、监督与处理等实习全过程进行了全面新要求,对“实习管理五类问题”中“针对强制实习的问题”是我校一直重视的工作,每年开始实习前,我们都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意愿,尊重学生述求,并和家长联系沟通,签订承诺书,做到规范、安全、有序开展实习。同时学校也和实习单位签订责任书,保证实习安全,明确实习内容,明了实习报酬。这些做的好的要保持。
新法中“加强信息化建设”要求对我校工作有很大指导意义,过去我校由于基础条件差,导致与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要求相去甚远,我校将加大力度,为学生和教师创造更好条件做好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
对于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纠纷与日俱增,学生家长因学生在校期间受伤致残甚至死亡向学校索赔的金额不断攀升现象,对于家长不当投诉现象,这次新职业教育法也做了界定,我们也要应用好新法,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学生合理诉求积极解决,不合理合法要求要坚持原则的同时做好学生家长解释说服工作。
会上学生科、教务处、实习处、招就办负责同志也对照新职业教育法各自谈了看法,大家认为新职业教育法更加规范,也贴近实际,内容不仅详实,还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我们要深刻领会、抓好落实,立足我校实际,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为社会持续输送优秀技能型人才。
文字:林青
审核:赵宏武
责任编辑:王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