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了重要部署。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打造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近年来,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实施人才强校、科研兴校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先后实施了"123人才培养工程"、"青年教师导师制工程"、"名师工作室建设工程"三大工程,将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且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与创新精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
近日,浦口中专校在学术报告厅召开以"聚力教师队伍建设,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师资队伍表彰大会暨校级名师工作室推进专题会议。
此次会议旨在全面分析当前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探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的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提供有力保障,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会议由校教师发展中心组织,苗喜荣主任主持,全校教师参加。
会上,郑南山副校长宣读了"123工程"优秀教师、青年教师导师制优秀导师、校级名师工作室立项名单、教科研先进个人和教科研先进集体表彰决定。党政办毛如进主任为"123工程"培养对象优秀教师代表颁奖。对外交流处尹富磊主任为教科研先进个人代表颁奖。教师发展中心苗喜荣主任为校级名师工作室立项代表颁发立项任务书。郑南山副校长为教科研先进集体颁奖。
随后,由优秀教师代表发言。
顾洪琴老师做了题为《"123工程"筑梦行,教育花开满园香》的发言。顾老师分享了她在"123人才培养工程"中的成长与感悟,表示将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更加优秀的自己,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并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继续投身于教育事业中,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琳老师作为导师代表发言。"青年教师导师制",是学校搭建的师徒结对平台,让导师们有机会与青年教师共同成长,共同探索教学的奥秘。导师们始终坚持"传帮带"的原则,努力做好徒弟的引路人。通过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提供教学资源、解答教学困惑等方式,帮助徒弟们快速成长。这些经历增进了师徒间的情谊,也让彼此感受到了教育事业的温暖和美好。
蒋雯老师作为名师工作室的代表发言。蒋老师表达了对学校的深深感激之情,对工作的沉沉责任之感和对未来的积极奋斗之意。表示将在今后的专业发展中,积极参与,虚心学习,主动成长。在努力发展自我的同时发挥引领辐射作用,联动协作、学习反思、研究分享,向着更高的目标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
接下来,苗喜荣主任为全体教师做了《教师发展量化表(试行稿)》的解读。通过量化评价,进一步树立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师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楷模和引路人。
在会议的最后阶段,郑南山副校长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郑校长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和组织,完善教师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将陶行知生利主义思想不断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打造学校行知文化品牌,全面提质培优增效,在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为本校教师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期待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浦口中专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更加坚定,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图文:张可,审核:苗喜荣、季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