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423
post:539423

浦口区桥林街道百合社区:“板凳课堂”书香传情,“银龄”共读润夕阳


4月24日上午,桥林街道百合社区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乐龄百合板凳课堂”读书活动拉开帷幕。作为典型的拆迁安置小区,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较高,针对老人们习惯聚坐闲聊的特点,社区特别策划“银龄共读”活动,组织辖区刚退休的高知志愿者与老人结对,以“书香”温暖“夕阳”,帮助老年群体圆梦“读书情结”。

    


随着古色古香的投壶道具亮相,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启动。“这个投壶要手腕发力,就像当年我在田里抛秧苗。”72岁的张奶奶边示范边回忆说,传统游戏迅速拉近了邻里距离。

随后,社区青年志愿者声情并茂地朗诵《平凡的世界》选段,当读到“知识改变命运”时,现场多位老人频频点头。

    


在“银龄结对”环节,刚退休的教师刘阿姨主动与同一楼栋的83岁的赵奶奶、76岁谭奶奶、79岁张奶奶结成“读书小队”。“小时候家里七个兄弟姐妹,我连课本都是传着用的。”赵奶奶抚摸着崭新的书籍感慨道。5组结队老人或共读《黄帝内经》,或探讨《唐诗三百首》,板凳围成的读书圈里,时而传来琅琅诵读声,时而爆发出会心笑声。

活动尾声,社区精心准备的《中老年养生指南》《食疗本草》赠书仪式将氛围推向高潮,每本书扉页都留有结对志愿者的祝福寄语。

    


“很多老人提起年少时的读书梦,眼里都闪着光。”志愿者说道。“板凳课堂”突破传统读书会模式,通过“文化游戏破冰+相互结对共读+实用书籍馈赠”三重设计,既唤醒了老人们的文化记忆,又以养生书籍满足居民的现实需求。社区通过搭建互助平台,既让“低龄老人”发挥余热,也让“高龄老人”重拾学习乐趣。

    

作为社区“文化养老”的重要实践,百合社区“板凳课堂”已形成特色品牌效应。本次活动更创新引入“老帮老”互助模式,充分发挥退休高知群体的“银发智慧”,让文化养老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接下来,社区将持续开展方言读书会、红色故事会等活动,让书香成为社区治理的柔韧纽带,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以文化滋养构建新型邻里关系,谱写社区治理的暖心篇章。

浦口区桥林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图/文:阮厚贵

审核:狄昌进

发布:郑爱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