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中华门街道协同辖区1865文化产业园开展以“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传承航天精神,点燃航天梦想”为主题的开放日活动。通过沉浸式参观、互动体验与科普实践,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航天科技魅力,在心中种下探索宇宙的种子。
孩子们首先走进二一九所,参观3D打印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成果。面对复杂精密的工艺部件,有小朋友好奇提问:“这个复杂的零件也是打印出来的吗?”在技术人员王工的讲解下,他们了解到3D打印如何让航天部件从设计图纸变为实物,亲眼见证科技与创新的力量。
随后,金陵智造研究院智能物流“黑科技”展区成为孩子们的“探索乐园”。叉式AMR机器人凭借激光导航与视觉算法,以±10毫米精度完成托盘搬运,即便面对±100毫米位姿偏差仍能稳定作业。“它会躲人吗?”面对孩子的提问,操作人员许工指着人机共融场景中灵活避障的设备说:“这是航天级安全系统,相当于给机器人装上了‘眼睛’和‘大脑’。”孩子们直观地看到航天控制技术如何赋能工业物流。
在1865园区金陵兵工展览馆,“军工文化”专家宋老师深情讲述航天军工历史。孩子们认真聆听航天先辈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故事,通过历史照片与实物展品,感受“军工文化”与“航天精神”的一脉相承。一位家长说:“这次带孩子了解航天事业的发展脉络,既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也是让他们明白,每一项成就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
在1865园区创新空间,一堂别开生面的航天科普课将活动推向高潮。社教志愿者小龚通过生动的动画,深入浅出地讲解火箭发射原理、卫星运行轨迹等知识,孩子们踊跃提问,眼神中充满对宇宙的向往。
随后的航天模型搭建环节,亲子协作共同拼装火箭、卫星模型,家长耐心指导,孩子专注操作,在欢声笑语中锻炼动手能力,也让“航天梦”的种子在合作中悄然发芽。
此次游学活动,不仅是一次“航天知识”的科普之旅,更是“航天精神”传承的生动实践。未来,中华门街道社教中心将继续深挖和充分利用辖区社会教育资源,继续深化“航天知识”科普活动,让更多人感受航天魅力,为建设“航天强国”凝聚更多力量。
中华门街道社教中心 文/图:方雅玲 审核:王进 发布人:赵太霞